【摘 要】
:
动作捕获是可穿戴计算、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的基础研究之一,是多学科多技术相结合的交叉性领域,且在体育训练、医疗健康、影视制作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光学式、电磁式、机械式等动作捕获技术相比,惯性动作捕获具有不受光照影响、不受场地约束、佩戴方便等优势,现已成为企业与学者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然而惯性动作捕获中传感器易受噪声干扰、精度不高,加速度估计位移有累计误差,商业化捕获系统存在设备价格昂贵、不开源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作捕获是可穿戴计算、人机交互与普适计算的基础研究之一,是多学科多技术相结合的交叉性领域,且在体育训练、医疗健康、影视制作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光学式、电磁式、机械式等动作捕获技术相比,惯性动作捕获具有不受光照影响、不受场地约束、佩戴方便等优势,现已成为企业与学者研究和应用的热点。然而惯性动作捕获中传感器易受噪声干扰、精度不高,加速度估计位移有累计误差,商业化捕获系统存在设备价格昂贵、不开源等问题。因此本文对惯性式人体姿态及位移动作捕获展开研究,主要的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本文搭建了惯性式人体姿态及位移动作捕获的软硬件平台。硬件系统主要包含九轴惯性传感器(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路由器和PC机,通过自主设计的通信传输协议,实现多传感器节点与PC机的无线通信。上位机软件通过数据采集模块实时接收传感器同步传输的原始数据,经数据处理后导入人物模型,最终实现人体姿态及位移动作捕获。2.研究传感器校准的原理与方法,分析常用传感器的姿态融合算法,提出一种新型人体标定方式。根据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特性的不同,研究与分析不同的姿态融合算法,主要包括互补滤波融合算法,梯度下降融合算法以及扩展卡尔曼滤波(Extended Kalman Filter,EKF)融合算法。对不同姿态融合算法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对比,经实验数据结果表明EKF算法和梯度下降算法精确度略高于互补滤波算法,但是时间效率上,梯度下降算法要优于EKF融合算法,因此本文采用了基于梯度下降的数据融合算法。最后提出一种以世界坐标系为参考系的标定方式,实现了人体与上位机模型的坐标匹配问题。3.提出一种单节点偏航修正模型和下肢多节点运动学位移模型。利用固定在脚背上的惯性测量单元,以零速更新算法(Zero-Speed Update,ZUPT)和EKF算法为基础,提出了在人体移动过程中,通过修正偏航角误差,实现了平均误差为5.35%的单节点人体位移估计。多节点运动学位移模型是利用人体运动学的原理,通过一种新型下蹲式校准方式,对齐人体初始坐标系,然后提出支撑腿检测算法,判断人体腿部与地面的接触情况,以腿部与地面的接触点为根节点,运用运动学理论,精确的实现了人体质心位移估计,通过行走不同路线实验,结果表明平均误差均小于4%。最后利用所搭建的软硬平台和研究的算法,通过数据驱动上位机软件中的人物模型,捕获人体姿态和位移变化,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和应用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植物肽类激素是一类新型的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代谢等生理过程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PSY1(plant peptide containing sulfated tyrosine 1)是一种磺化肽激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增殖和扩张。为了探究GhPSY的功能,本论文首先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陆地棉PSY家族基因进行鉴定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研究了其表达模式。然后,利用拟南芥突变体验证了GhPSY的生物学
随着越发突出的环境问题以及清洁能源和电子设备的迅速发展,开发高效,绿色,安全,低廉的电化学储能系统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门。在电化学储能领域中,铁基材料备受人们的青睐,与其它镍元素,钴元素,锰元素,钒元素等相比较,铁元素不仅在大自然中含量丰富,而且具备无毒性和环境友好性。铁基纳米材料在水系电池、锂/钠离子电池中,都能表现出较优异的储能特性,尤其是在高容量电化学存储方面,使其在科学研究中具有极大的实际应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是一种革兰阴性条件致病菌,根据荚膜抗原的特异性,可将其分为A、B、D、E和F这5个血清型。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在牛群中主要引起牛肺炎,与其他病原菌共感染时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给养牛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对牛源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实验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在调节植物对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素的反应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作为天然香料和药物的来源已被广泛利用。托品烷类生物碱又称莨菪烷类生物碱(TAs),是一类主要提取自茄科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包括莨菪碱、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在茄科植物中发现的TAs以其影响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抗胆碱能力和抗痉挛特性而有名。在茄科植物中,TAs生物合成发生在根部,生物碱被运输到地上部位进行储存。但到目前为止,还未见T
山地村落所处的环境与平原地区有着明显的区别,山地村落环境表现出地形复杂多变、生态环境脆弱、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特点,使得山地村落在景观格局、景观空间和景观要素上表现出与平原村落截然不同的地域特征,这是山地村落特有的魅力与发展资源。“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政策相继提出也要求我们更加重视乡村景观的地域差异,营造可识别的乡村景观环境。但是,在城镇化的冲击下,许多山地村落在建设更新过程中忽视了对山地村落
自然界中的动物存在取食、育雏、求偶、迁徙、交配和泌丝等各种各样的行为,这些行为都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在神经调节中,突触传递是一种重要的神经信号传递方式。神经递质在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角色。甘氨酸是一种人体非必需氨基酸,除了具有参与蛋白质代谢的基本功能外,其在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还作为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参与神经调节。在甘氨酸能神经传递过程中,主要由甘氨酸转运蛋白负责调控胞外甘氨酸的浓度。迄今
胃癌是一种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居于第三位。依据我国近年来的胃癌死亡流行病学分析可知,胃癌在所有癌症中的死亡占比有所下调,且胃癌的死亡病例趋于年轻化。胃癌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此外,遗传、年龄、环境、饮食及吸烟饮酒等因素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胃癌的常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药治疗等。近年来,虽
动态DNA结构能够响应环境刺激并对其构象进行重新配置,被广泛应用于功能性纳米器件的研究中,如构建分子机器、生物传感器和分子逻辑门等。利用碱基堆积力驱动DNA结构的运动是构建动态DNA结构的新思路,但目前基于碱基堆积力驱动的动态DNA结构的研究数目较为有限。我们利用Holliday交叉结结构设计了一种碱基堆积力驱动的DNA分子器件,通过使单链DNA分子作为输入(input)与结构边缘区域链杂交,触发
结球甘蓝是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芸薹属(Brassica)甘蓝种的一年生或两年生的草本植物。根肿病是一种由芸薹属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引发的世界性的土传病害,对所有十字花科植物都有威胁。目前我国甘蓝的根肿病发病面积迅速增加,田间一旦发生根肿病,土壤就会长期携带病菌,严重威胁十字花科蔬菜的可持续安全生产。目前,选育抗根肿病甘蓝品种是有效
自半世纪前氨基膦酸结构的生物活性及其生物体内的存在被发现以来,对这类化合物的化学和生物学研究逐渐发展成为磷化学的一个独特分支。作为天然氨基酸的类似物,尤以α-氨基膦酸酯及其衍生物的研究最为广泛,目前相关生物活性研究已经扩展到抗细菌、抗真菌、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寄生虫、抗氧化乃至于降糖、降血脂领域,显示了α-氨基膦酸酯及其衍生物作为优势结构具有广泛探索空间。受多靶点药物研发理念的启发,结合本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