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化氨水团簇稳定结构及红外光谱的探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z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子团簇(简称团簇或微团簇)是由几个乃至数千个原子或分子通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结合力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微观或亚微观聚集体,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随所含的原子数目而变化。团簇的空间尺度是几埃至几百埃的范围,用无机分子来描述显得太大,用小块固体描述又显得太小,许多性质既不同于单个原子分子,又不同于固体和液体,也不能用两者性质的简单线性外延或内插得到。因此,人们把团簇看成是介于原子、分子与宏观固体物质之间的物质结构的新层次,是各种物质由原子分子向大块物质转变的过渡状态,或者说代表了凝聚态物质的初始状态。  众所周知,氢键广泛存在与各种物质中,作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在很多科学问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氢键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多方面的问题,如能量转移、溶解和化学反应等,能为开发自然界中的水资源做好坚实的基础。O…H和N…H两种特殊而重要的氢键同时存在于氨水团簇。探究氨水团簇可能存在的稳定结构,可以为研究大气组成、生物大分子的形成等做好理论铺垫。通过对团簇的研究,人们可以架起原子、分子和宏观固体之间的桥梁。团簇科学是一门介于原子分子物理与固体物理之间的交叉学科。近年来,对由氢键作用形成的团簇的研究一直相当活跃。  氢键体系中的质子转移是自然界的一个基本过程,研究质子转移反应机理对于认识基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文先构建质子化氨水团簇的一个模型势,并计算得到了NH4+(H2O)4和NH4+(H2O)7的模型势异构体,从中选取了稳定性较好的异构体作为初始结构,利用+427密度泛函方法分别在6-31G(d)和6-311++G(d,p)基组水平上逐级对NH4+(H2O)4和NH4+(H2O)7团簇的各种可能异构体进行结构优化、频率计算和频谱分析。  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得到了质子化氨水团簇的稳定结构是:质子与一个氨分子结合形成NH+4离子核,水分子与该离子核的四个氢通过氢键相结合。  2.用密度泛函理论对质子化氨水团簇的稳定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比文献中的稳定结构能量更低的结构。  3.通过对氨水质子化团簇最稳定结构振动光谱分析发现,光谱中的最强峰来自多种振动模式的叠加。  本文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章:氢键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影响及应用前景,对团簇的介绍,论述了团簇的概念、性质和团簇的分类以及目前研究团簇的现状、困难和意义。  第二章:阐述了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的理论计算方法,包括变分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自洽计算中的基函数、振动频率的计算并简要的说明了Gaussian03程序。  第三章:在B3LYP/6-31G(d)和B3LYP/6-311++G(d,p)水平上对NH4+(H2O)4团簇进行了几何优化和频谱探究,得到了9中可能的稳定结构,发现NH4+(H2O)4簇的五边形环状结构的稳定性最好,并从中选取了四种稳定结构进行红外光谱振动分析。  第四章:在B3LYP/6-31+G*和B3LYP/6-311++G**基组水平上得到NH4+(H2O)7的10稳定结构,并从中选取了四种稳定结构进行红外振动光谱分析,发现最高峰是多种振动模式的叠加引起的。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其他文献
半导体激光器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转换效率高、可直接调制等特点而成为信息技术的关键器件,在光通讯、激光测距、信息处理与存储等方面有着重要应用。由于半导体激
光学涡旋(Optical Vortices)是一类具有相位奇点和螺旋相位波前结构的特殊光场,是现代光学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光学涡旋的应用非常广泛,已经在光学微操纵、非线性光学、生物医学
Liu和Cohen理论计算表明碳氮化合物β—C3N4由于具有比金刚石更大的体积模量、高热导率、能带宽度大以及硬度比金刚石高等优点,吸引了诸多学者的研究。许多研究方法被用来制
星际弥散带(Diffuse interstellar bands,DIBs)是来源于星际介质,波长范围在紫外至红外之间的较宽的吸收带。经过近90年的研究,人们已经探测到了540多条DIBs,但令人遗憾的是,
在凝聚态物理实验中,拉曼散射作为一种快速、有效、无损、无接触的检测手段,在研究分子和晶格内部的结构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半导体材料的拉曼和发光光谱研究,对其中
学位
熵变效应是指当材料受到一个外部的刺激,如:电场、磁场、或机械应力时产生的等温熵变或者绝热温度的变化。对应于不同的外场,可以将这些熵变分别称为电熵、磁熵或弹熵。本文运用朗道-金兹堡格-德文希尔理论和热力学理论研究了EuTiO_3纳米线以及EuTiO_3薄膜的熵变效应。1 EuTiO_3纳米线的电熵特性研究我们运用Landau-Ginzburg-Devonshire理论与热力学理论相结合,研究了量子顺
铅基压电陶瓷PZT等由于其优良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但是此类材料中含60%以上的有毒物质铅,在陶瓷的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挥发出的铅将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污染,因此无铅压电材料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K0.5Na0.5NbO_3(KNN)系列无铅压电陶瓷由于具有较好的压电性能和高的居里温度,被认为是最有潜力取代铅基材料的压电体系之一。本文介绍了无铅压电陶瓷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传统的电子元件都是利用了电子的电荷作为信息载体,却忽略了电子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性质——自旋。基于自旋属性的自旋电子器件(如自旋阀、自旋场效应晶体管等)的实现需要具有高自
层状类石墨六角氮化硼,由于其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极高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使其在真空甚至是氧气环境下都能稳定存在。由于其层间极其容易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