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是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经典的术式是双枚椎间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其要求操作空间大,术野开阔,双侧关节突难以保留,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是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经典的术式是双枚椎间融合器进行椎间融合,其要求操作空间大,术野开阔,双侧关节突难以保留,容易破坏脊柱后方结构、椎旁肌群及椎管内组织,并且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大、花费高。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可以减少后柱结构及椎旁肌肉的破坏性,而又不减少椎间融合率的有利方法,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目的:对比分析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在退变性腰椎失稳症后路椎体间融合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服务。材料与方法:自2011年8月至2013年12月,选取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脊柱脊髓科行单节段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的手术患者共198例,按使用Cage的数目将其分为单枚组(A组,110例)与双枚组(B组,88例)进行严格随访、跟踪,获得其术后两年或两年以上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组病例间的年龄、性别、发病节段、术后随访时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例中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花费低于B组(P<0.05),两组病例术后JOA评分、ODI评分、椎间融合率、椎间隙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双枚椎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均可达到满意效果。而与双枚椎间融合器相比,单枚融合器植入操作要求简单,手术创伤小,可更大程度保留脊柱后方结构,由于少用一枚融合器,花费更少。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通过对经皮双螺钉交叉固定技术与植骨融合技术、临床经验方-生骨饮在治疗距下关节炎的临床应用研究,以探讨经皮双螺钉交叉固定技术治疗距下关节炎的优势,为治疗距
HA生物材料在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亲和性方面具有优异的表现,同时在人体内可以产生骨诱导与骨传导的作用,但其在降解性能、控制成本等方面还有着很大的改进空间。本文中利用海洋贝类作为生物钙源制备了碳酸钙(Ca CO_3)/羟基磷灰石(HA)的复合材料,并探究了产物的物相结构以及降解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制备二价阳离子(Sr离子、Mg离子、Zn离子)掺杂的羟基磷灰石材料,探究了二价阳离子的引入对于羟基
传统的不控整流技术和相控整流技术功率因数低,对电网造成了较大的谐波污染,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电力电子设备的要求。PWM整流器采用以IGBT为代表的全控性器件替换了不控型和
随着可信计算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对安全性越来越高的需求,可信网络的概念被提出来。基于可信计算机制的网络可信,是以可信根为基础,建立一条信任链,从可信根开始到硬件平台
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和数据中心网络的多租户需求对于网络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网络映射算法可用以实现租户虚拟网络在物理网络上的资源映射,有效地完成物理
在通信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无线通信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第五代通信技术(5G)更是提出了峰值速率达到20Gbps的目标。基于天线分集和智能天线技术发展而来的多输入多
目的:观察三黄汤灌注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对体表脓肿(溃破期)创面愈合的影响,并分析和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方案,选取2013年06月~
目的:探讨参麦参附注射液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炎症反应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本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老年男性患者120例,随机分
研究背景:高血压目前仍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重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仍在不断增加,控制率低,死亡率高,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更是导致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第二大病因,慢性肾脏病又可加重高血压进展,两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恶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一种严重形式,又被称为高血压急症,会导致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预后差,其对肾脏的影响包括血肌酐升高,尿蛋白增加,甚至出现肾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
目的:探讨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术后应用骨折端微动数字化测控系统进行早期负重负重锻炼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研究骨折端“动”与“静”的关系,为促进骨折早期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