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因素对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

来源 :武汉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xh2727870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有关道德判断的研究认为情境性因素会影响个体道德判断水平,而体育运动情境与一般日常生活有所不同,相比于日常生活情境,在体育情境下故意伤害他人(对方球员)的不道德行为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在体育与一般情境下,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加工特点有什么不同之处?情境因素影响体育与非体育专业道德判断的神经机制又是什么?研究将结合问卷法与ERP技术,探讨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道德判断水平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体育与一般情境影响体育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道德判断加工过程的脑内神经机制。从武汉某高校中招募相同数量的体育与非体育专业被试,采用2(情境类型:体育情境、一般情境)×2(道德效价:道德、不道德)×2(专业: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三因素混合设计,情境类型和道德效价为被试内变量,专业为被试间变量,因变量为道德意图判断问卷分数、对图片进行道德判断的反应时以及相关道德判断加工过程中的N1,N2,LPC脑电波成分的平均波幅及潜伏期。行为学结果,1)道德意图判断得分上,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与一般情境下的道德行为事件的评分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相比于一般情境道德行为事件,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情境道德行为事件下的道德意图判断得分更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体育与一般情境下的道德意图判断分数呈正相关;而非体育专业在两种情境下的道德意图判断得分之间不存在相关性。2)反应时上,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而言,情境因素、道德效价主效应显著;对非体育专业而言,情境因素主效应显著。ERP结果,1)N2潜伏期上,道德效价主效应显著,情境与道德效价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体育与非体育专业被试都表现出对道德行为事件进行道德判断时的N2潜伏期更大。2)LPC平均波幅上,非体育专业的情境主效应显著,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非体育专业在体育情境下的LPC平均波幅小于在一般情景下的LPC平均波幅。结果表明,情境影响体育与非体育专业道德判断加工过程。相比于非体育专业,体育专业更认同体育情境道德行为,在体育情境下的道德判断反应速度更快,体育道德与一般道德发展呈同步性。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被试进行道德判断时的脑内活动特点,对道德判断相关理论体系有一定补充作用。
其他文献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但观念和制度是最终的决定因素.本文试图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探讨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的基本假设是:当制度创新有利于人们自由的把握经济
近年来,国际学术会议的举办日渐频繁,会议论文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着会议的成功与否。“社会科学在什么意义上能够成为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5月12日至13日在电子科技大学举办。本报告以此次会议中的三篇英文学术会议论文为研究对象,结合目的论,探讨适用于学术会议论文汉译的翻译方法。依照会议主办方的要求,此次翻译的目的是为与会中国专家提供一个准确简练的译本,以便国内外专家相互学习交流。目的决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