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占有量仍然较低。贫困地区的人口脱贫问题,作为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经济、政治问题,跟国家的战略部署、社会的全局发展密切相关。“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行,不仅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所在。云南省勐海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在云南境内的9个“直过民族”中,勐海县境内就有4个,受各方面因素如社会发展程度、地理区位、历史条件等的影响,与其它经济困难地区相比,“直过民族”的生活区域经济条件更差、基础设施更落后,劳动者素质更低,而“直过民族”的精准扶贫也被喻为是云南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和攻坚拔寨的“拦路虎”,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发展问题,也就解决了我国少数民族扶贫开发最为的核心问题。然而,在精准扶贫方面的研究,特别是“直过民族”的精准扶贫研究,可以说才刚刚起步,尚存在着不足,有较大的研究空间,进一步研究分析我国的“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工作,对于完善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理论,构筑新时代背景下的扶贫工作理论框架显得极为的必要。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目前还没有文献对“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做出系统性研究。本课题基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把握,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相关观点,深入探讨云南“直过民族”聚居区的精准扶贫问题,期冀通过选取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境内的“直过民族”为实证研究对象,探寻地方政府作为扶贫开发主体,在“直过民族”实施精准扶贫中,如何在非政府组织、个人及企业之间构建一种多中心协同治理的精准扶贫模式,从而对如何优化精准扶贫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的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为中国扶贫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保障,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有效化解云南边疆地区“直过民族”精准扶贫问题,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