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作为年龄在15-18岁的青年学生,他们是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祖国的未来。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高中生对于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充满着困惑,另外,由于学业、家长等的压力,使得他们感到孤独,不能得到应有的支持和理解,甚至自我和谐感差,使得正处于身心发展、发育关键期的高中生们出现很多心理问题。而如果家庭中父亲能够在教育子女上多给予孩子情感温暖和理解关怀,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越和谐,进而会促进学生感受到他得到的种种支持其实是挺多的,大家都是关心和乐于帮助他的,让子女处于健康的心理状态并懂得感恩。本文主要运用父亲教养方式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从河南省某城乡高中选取500名高中生作为被试,对被试进行测试,研究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自我和谐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对测试结果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处理,综合国内外及本研究,得出下列结论:1.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在学生性别、专业、父亲文化程度和父亲职业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具体差异如下:在父亲教养方式中的各个维度中,男高中生的平均得分都高于女高中生;理科高中生在情感温暖因子和过度保护因子上的的得分高于文科高中生的得分;父亲文化程度为高中的受到来自父亲的情感温暖要高于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的和小学的高中生,父亲文化程度为初中的高中生得到的父亲的情感温暖要多于父亲文化程度为小学的高中生;父亲是工人的高中生所得到的惩罚严厉程度比父亲职业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职业的高中生要高,比父亲是干部的高中生要低。父亲是农民的高中生在惩罚严厉程度上比父亲是知识分子和其他职业的高中生要高,比父亲是干部的高中生要低。父亲是知识分子的高中生在惩罚严厉程度上比父亲是从事其他职业和干部的高中生都要低。父亲是从事其他职业的高中生惩罚严厉程度比父亲是干部的高中生要低;2.高中生自我和谐在学生性别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差异如下:女高中生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和自我和谐总分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理科生在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得分上明显高于文科生;3.高中生社会支持在学生性别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差异如下:女生在其他支持维度和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担任学生干部的高中生其他支持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没有担任学生干部的高中生;4.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因子与自我灵活性因子、自我刻板性因子和自我和谐总程度都呈显著地负相关;惩罚严厉因子和过分干涉因子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因子、自我刻板性因子和自我和谐总程度都呈显著的正相关;拒绝否认因子跟自我和谐的各个维度都呈显著地正相关;过度保护因子跟自我灵活性因子呈显著地负相关。5.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惩罚严厉因子和拒绝否认因子与家庭支持因子、其他支持因子和社会支持总程度都呈显著地负相关;情感温暖因子与家庭支持因子、其他支持因子和社会支持总程度都呈显著地正相关;过分干涉因子跟家庭支持因子和社会支持呈显著地负相关;偏爱被试因子跟家庭支持因子和社会支持呈显著地正相关。6.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因子、朋友支持因子、其他支持因子和社会支持总程度跟自我和谐中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因子、自我灵活性因子、自我刻板性因子和自我和谐总程度都呈负相关;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因子、朋友支持因子、其他支持因子和社会支持总程度跟自我灵活性因子和自我和谐总程度都呈显著地负相关;家庭支持因子和社会支持跟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因子也成显著的负相关。7.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因子、惩罚严厉因子和拒绝否认因子通过自我和谐的部分中介效应来影响社会支持;父亲过分干涉因子则通过自我和谐的完全中介效应来影响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