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人类学视野下当代都市婚俗文化审美特性及成因研究——以重庆等西部城市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eh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消费文化、都市文化的语境下,现代都市人群的婚俗文化活动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婚俗的表现形态到内容、关注对象到人们的婚俗文化观念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此,本文以艺术人类学为视点,力图对当代都市婚俗文化审美特性及其成因做系统研究。   在婚俗文化活动的发展现状方面,本文以田野考察法、文献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当代婚俗文化活动现状做三方面具体考察:   (1)当代都市婚俗文化中择偶观的变迁;   (2)当代都市婚俗文化聘礼、嫁妆的变化;   (3)当代都市婚俗文化迎娶形式的变化。   这三方面婚俗文化活动现象呈现出婚俗文化的三点一般特征:商业性、形式多样性、时尚性。从三点一般性特征出发,笔者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研究方法上归纳出婚俗文化的三点审美特性:   (1)审美选择与消费的博弈;   (2)审美感性与审美理性的博弈;   (3)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博弈。   针对当代都市婚俗文化活动审美特性的成因研究,笔者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分别是:   (1)社会语境的转变;   (2)婚俗文化审美“主体性”的被遮蔽;   (3)婚俗文化人文精神的失落。   最后,笔者在当代都市婚俗文化审美特性成因的基础上,得出两点启示:   (1)在消费化、都市化语境下,提倡审美主体意识。   (2)倡导人文精神建设,促进婚俗活动中“感性”与“理性”的审美性融合。亦期望,借助笔者的有限分析与思考,对都市婚俗文化审美及其未来提供一点理性的价值启示。
其他文献
葛兰西被称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开创人,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理论不仅是意大利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更对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拟在探讨葛兰西实践哲学之
简要介绍了CTS2型轨枕式转辙机的机构特征、技术标准和工作原理,对青藏线格拉段即将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分析.
本文意在以弗雷德艺术思想为个案,特别是以其中贯穿的“反剧场性”理论为线索,来讨论绘画中的本真性理想,理解晚期现代主义的核心价值及其当代意义。   全文针对弗雷德的晚期
介绍了计轴+双轨条无绝缘自动闭塞系统的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效果等.该系统解决了武广线良太间长大隧道低道碴电阻区段的"红光带"问题,确保了行车安全,提高了运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