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丹杞茸颗粒剂对正常大鼠血糖和24 h代谢影响的实验研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研究丹杞茸颗粒剂对正常小鼠免疫活性物质白细胞介素-2(IL-2)生成的影响,考察其有无增强免疫作用;通过研究丹杞茸颗粒剂对大鼠血浆过氧化脂质水平的影响,考察其有无抗氧化作用;研究丹杞茸颗粒剂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机制;研究丹杞茸颗粒剂降低血糖的机制。 方法:取Wister正常大鼠分别灌胃给予丹杞茸颗粒剂200 mg/kg、400 mg/kg和800 mg/kg3个剂量组,1次/d,连续7 d,在此期间定期测定并记录大鼠血糖值和24 h进食、饮水、排尿、排便情况;灌胃正常小鼠丹杞茸颗粒剂(800 mg/kg),0.6 ml/次,2次/d,连续给药2周,取脾脏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选取高龄(12月龄)和少龄(3月龄)的Wister大鼠,给药组予以丹杞茸颗粒剂组(800 mg/kg),每天口服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1个月后,取血测定过氧化脂质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利用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给予丹杞茸颗粒剂低剂量组(200 mg/kg)和高剂量组(800 mg/kg),以丹杞茸颗粒剂灌胃给药糖尿病大鼠4周后,观察其对血糖、血脂水平、肾功能的影响;采用NIT-L1胰岛β细胞、α-葡萄糖苷酶、小肠刷状缘、H4IIE细胞、3T3-L1脂肪细胞等体外实验模型,研究丹杞茸颗粒剂的降糖机制。 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丹杞茸颗粒剂的低、中和高3个剂量组对正常大鼠的血糖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丹杞茸颗粒剂的低、中和高3个给药剂量组对正常大鼠的饮水量、排尿量、进食量、排便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3.丹杞茸颗粒剂组小鼠,其脾脏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在1/2、1/4、1/8、1/16、1/32、1/64等稀释度均明显诱导小鼠胸腺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或P<0.001);4.与高龄对照组比较,丹杞茸颗粒剂能明显降低高龄大鼠血浆的过氧化脂质和显著增强肝脏SOD活性的作用(P<0.01);5.与模型组比较,丹杞茸颗粒剂低剂量和高剂量组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但高剂量组下降更明显(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大鼠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而总胆固醇(CHO)水平无明显改变;高剂量组大鼠TG、CHO、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而HDL-C水平则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杞茸颗粒剂低、高剂量组的蛋白排泄率(UAlb)、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3项指标均明显降低(P<0.01);6.丹杞茸颗粒剂能提高由于STZ造成损伤的NIT-L1胰岛细胞的细胞活性(P<0.01)。丹杞茸颗粒剂能降低α-葡萄糖苷酶活性(P<0.01)。丹杞茸颗粒剂能降低小肠刷状缘囊泡的葡萄糖转运活性(P<0.01)和对H4IIE细胞生成葡萄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或P<0.01)。丹杞茸颗粒剂还可以促进3T3-L1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能力(P<0.05或P<0.01),在高剂量状态下,作用显著(P<0.01)。 结论:丹杞茸颗粒剂对正常大鼠的血糖和代谢功能无影响,具有显著的安全性。丹杞茸颗粒剂可明显促进小鼠脾脏淋巴细胞IL-2的生成,起到增强机体免疫,预防糖尿病的作用。丹杞茸颗粒剂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浆的过氧化脂质和增强肝脏SOD活性,从而降低胰岛细胞功能损伤的作用。丹杞茸颗粒剂能调节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并改善肾功能。丹杞茸颗粒剂能够保护STZ损伤的NIT-L1胰岛β细胞,能够抑制消化道内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能够降低小肠刷状缘对葡萄糖的吸收,对于抑制肝糖产生以及增强3T3-L1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也具有显著作用,表明丹杞茸颗粒剂具有多重降糖作用机制,且还具有体外降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