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的汽车防撞雷达信号的产生与采集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介绍了汽车防撞雷达系统的研究现状,给出了一种总体设计方案和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系统的各个部分作了分析和介绍.这几个部分包括:FMCW毫米波雷达优点及其测距原理,A/D转换器的基本原理,类型、技术规范及其有关接口的一些技术特点,DSP芯片的接口特点及其功能特点.在根据系统要求的基础上,该文详细介绍了基于DSP(TMS320C30)的雷达所需调频信号的产生电路和对其回波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最后总结了一些硬件电路设计的经验.
其他文献
现代通信系统已经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DSP)的发展能够实现高速、宽带、多媒体信息传输。DSP芯片或单元的性能提升也主要受益于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进步。如今,集成电路已进入深
视频是未来网络上的重要应用之一,它具有流量大、突发度高,需要严格的QoS保障等特性.有效的流量管理使得网络技术过于复杂(如ATM网络),简单的网络协议却很难同时保证视频业务Qo
在下一代的高速多媒体无线网中,保证业务的QoS指标是十分重要的问题.该文主要研究宽带无线通信网及无线ATM中越区切换时的带宽分配问题.文中对无线ATM的移动性管理技术做了阐
该论文从基于H.323协议的VoIP系统实现的角度,对H.323协议及相关协议(如H.225.0和H.245协议等)进行研究,详细描述了H.323系统终端、网关和网闸特性,对基于IPM网络的符合H.323
该文着重对对话系统中相近域的自然语言生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合对话处理的特点,实现了一个具有一定通用性的自然语言生成系统.该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如下:1、对生成过程中"说什么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系统是由标签、读写器、天线和后台应用系统组成,用于辨识特定目标,快速识别、强穿透能力、长工作寿命和可循环利用等优点使其逐
图像信息的大量数据给存储器的存储容量,通信干线信道的带宽,以及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增加极大的压力.JPEG由于其高压缩比.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多媒体和网
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无线接入技术的融合使得网络的异构性日益复杂,这也对移动性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换技术作为移动性管理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异构网络
该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综述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状况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某些技术.2.建立了接近实际情况的无线通信空时信道模型,考虑了:时延扩展、角度扩展、多谱勒频
该文首先对QoS(QualityofSvervice)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了阐述.随后根据基于IP网络的实时通信的发展要求网络提供具有不同QoS保证的机制这一问题出发,分析了IETF组织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