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传统地标区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公共区域,曾具有较长期延续的历史功能并且因此而兴盛。人们对于该区域有着深刻的记忆内容和普遍的认同感,因而至今仍然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趋同,却造成了不少传统地标区的形象与其承载的精神和文化信息难以对应,其整体环境的鲜明特征和场所氛围也日渐弱化。
本文以城市传统地标区为研究对象,以场所理论为指导,从分析我国传统地标区的发展入手,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结论和实践成果,总结规律得失,思考归纳城市传统地标区场所复兴的价值和场所复兴的内涵,力求找出城市传统地标区场所复兴的策略与方法,最后通过苏州虎丘地区的实证案例进行研究结论的应用和检验。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八个章节。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并明确了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二部分为关于理论和实践案例的研究,介绍了相关理论研究,回顾了我国城市传统地标区的发展,分析了场所复兴实践的典型案例;
第三部分是研究的主体部分,分析了当下城市传统地标区场所复兴的价值与目标导向,总结城市传统地标区场所的构成要素和场所复兴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场所复兴的方法;
第四部分对总结的策略加以应用和检验,分析了苏州虎丘地区规划建设背景,确定发展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场所的复兴;
第五部分是研究总结,回顾了前文的研究成果,对研究的局限进行反思,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