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传统地标区场所复兴——以苏州虎丘地区为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al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传统地标区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公共区域,曾具有较长期延续的历史功能并且因此而兴盛。人们对于该区域有着深刻的记忆内容和普遍的认同感,因而至今仍然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趋同,却造成了不少传统地标区的形象与其承载的精神和文化信息难以对应,其整体环境的鲜明特征和场所氛围也日渐弱化。   本文以城市传统地标区为研究对象,以场所理论为指导,从分析我国传统地标区的发展入手,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结论和实践成果,总结规律得失,思考归纳城市传统地标区场所复兴的价值和场所复兴的内涵,力求找出城市传统地标区场所复兴的策略与方法,最后通过苏州虎丘地区的实证案例进行研究结论的应用和检验。   全文共分五个部分,八个章节。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和意义,对研究对象进行界定,并明确了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二部分为关于理论和实践案例的研究,介绍了相关理论研究,回顾了我国城市传统地标区的发展,分析了场所复兴实践的典型案例;   第三部分是研究的主体部分,分析了当下城市传统地标区场所复兴的价值与目标导向,总结城市传统地标区场所的构成要素和场所复兴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场所复兴的方法;   第四部分对总结的策略加以应用和检验,分析了苏州虎丘地区规划建设背景,确定发展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场所的复兴;   第五部分是研究总结,回顾了前文的研究成果,对研究的局限进行反思,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空间的综合发展,建筑界对风环境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中山路商业区作为呼和浩特的中心商业区,存在强风、沙尘、雾霾、热环境变化剧烈等环境问题。这些环境问题严重影响
商业是带动城镇发展的主要经济增长点,城镇商业空间作为城镇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镇发展和乡镇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城镇人口的迅速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城镇
随着2015年10月30日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标志着我国大数据的发展进入规模推广阶段。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将会成为研究关注的新
新城规划建设活动在世界许多国家盛行已久。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也试图通过建设新城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用以解决大城市人口膨胀和产业转移的难题。在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已
在经济全球化和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建设大多注重物质性与经济性,盲目地大拆大建、模仿跟风,致使城市形象趋同、城市个性缺失,可识别性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以地
公共空间中的交往活动既是人类的本能需求,又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空间条件不能决定交往活动的发生,却在很大程度上起促进作用。一些经典的空间现象引发了人们自然的停留交往
湿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天然资源宝库和生存环境。湿地广泛的分布在世界的各个自然地带。湿地被称作“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发源地”等,有着极其重要的环境生
住房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其不仅仅是狭义上的房地产市场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民生问题。伴随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居民的社会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