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SG1和雌激素受体亚型在骨肉瘤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骨肉瘤(Osteosarcoma)是最常见的高度恶性的骨肿瘤。探索其生物学行为的机理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大课题。BCSG1(breast carcinoma specificgene,synucleinγ)是最早发现于外周神经系统的一种可溶性蛋白质。BCSG1的高表达与乳腺癌和卵巢癌细胞的浸润、转移以及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有关。BCSG1还可以在雌激素存在的情况下增强雌激素受体α的基因转录激活作用,这种转录激活可被雌激素拮抗剂所阻断。雌激素受体通常表达于乳腺、子宫、卵巢以及脑等部位,此外在造骨细胞也有表达,其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低年龄高发病率有关。雌激素受体α的异常表达与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有关,雌二醇与恶性肿瘤的浸润密切相关。在ERα存在的情况下,雌二醇能刺激BTF的表达,从而调控细胞凋亡。雌激素受体β在雌激素存在时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BCL-2在骨肉瘤中与ERβ同步高表达,BCL-2也是调控细胞凋亡的重要因素。由于BCSG1的高表达只出现于特殊组织部位(脑、视网膜)和部分恶性肿瘤,因而研究其表达有助于区分良恶性肿瘤。而由于雌激素受体两种亚型的比例与肿瘤的转归和预后关系密切,因此研究雌激素受体亚型的表达对于有该基因异常表达的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研究目的检测骨肉瘤标本BCSG1、ERα、BTF、ERβ、BCL-2 mRNA的表达情况从而初步探讨BCSG1和雌激素受体两种亚型的表达与骨肉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1、应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BCSG1、ERα、ERβ、BCL-2、BTF在16例骨肉瘤标本中mRNA的表达情况。2、以hFOB 1.19为正常人成骨细胞表达细胞株,并以之为正常参照,取≥或≤2倍hFOB 1.19表达值为有意义值,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 for windows分析上述指标之间存在的意义及相互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1、以hFOB 1.19表达量为参照,16例骨肉瘤标本中15例BCSG1表达均明显高于参照值,占93.75%;16例标本ERα表达均明显高于参照值,为100%;有3例BTF表达明显低于参照,为18.75%,其余与参照值基本持平,未见明显高出者。骨肉瘤标本BCSG1与ERα在mRNA水平的表达存在线性关系,相关度r=0.696,P=0.003,直线方程为:y=6.43x+0.0652。BCSG1与BTF、ERα与BTF未见明显关联。2、有13例标本ERβ表达明显高于参照值,为81.25%,2例持平,1例明显低于参照;有13例标本BCL-2表达明显高于参照值,为81.25%,1例持平,2例明显低于参照。骨肉瘤标本ERβ与BCL-2在mRNA水平的表达存在线性关系,相关度r=0.875,P<0.001,直线方程为:y=0.2753x+0.0138。BCSG1与BCL-2、BCSG1与ERβ、ERβ与BTF未见明显关联。研究结论1、在骨肉瘤的浸润、转移及耐药性等生物学行为上,BCSG1起着重要的作用,并至少可作为骨肉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标志。2、推测骨肉瘤的发生与发展与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亚型密切相关。3、推测在骨肉瘤中存在BCSG1通过增强雌激素受体α基因转录激活作用的分子机制,并通过该途径对骨肉瘤的局部侵袭和转移产生影响,但尚不能证明在骨肉瘤中是否存在BCSG1刺激增强ERα信号机制。4、BTF可能也是骨肉瘤细胞重要的凋亡调控因子,对骨肉瘤细胞凋亡产生影响;而且在骨肉瘤中还存在有未知的影响BTF转录水平的分子途径。骨肉瘤的细胞凋亡机制很可能与ERα并不相关。5、机体可能是通过调控BCL-2的表达从而影响骨肉瘤细胞凋亡的。认为在骨肉瘤中ERβ可通过BCL-2对骨肉瘤的细胞凋亡进行调控,推测其可能存在直接激活BCL-2转录的机制。
其他文献
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对于肝癌的治疗主要方法依然是手术切除及术后放疗、化疗,治疗方法及患者治疗后效果都有一定限制。RNAi以可特异性抑制肿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检查与CT在纵隔疾病的诊断及术前肺癌N分期上的价值并比较两种诊断方法之间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2003年5月至2007年12
以最常见的芳基乙酮为原料,经二氧化硒氧化得到相应芳基酮酸,在氯化亚砜氯化后直接与不同的胺反应得到一系列芳基酮酰胺,接着与磺酰胺加成得到关键中间体α-磺酰亚胺芳基酰胺
《南方周末》新闻特稿是我国特稿的典范。本文针对《南方周末》新闻特稿的采写特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相应的探讨,望相关人员可以借鉴和采纳。
目的:ICAM-1在胚胎的发育和分化、正常组织结构的维持、炎症与免疫应答、伤口修复、凝血与血栓形成以及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粘附分子均具有重要作用。本
目的探讨唐氏筛查临界风险病例的遗传咨询策略。方法用时间分辩荧光免疫自动分析技术和Multicalc产前筛查软件对11791位孕妇进行唐氏筛查风险评估,早期3163例,中期8628例。结
目的研究转染外源性野生型hepaCAM基因对人类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粘附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扩增并鉴定质粒;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
本文研究了亚硫酸盐镀金工艺,并对镀层及镀液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镀层结晶细致,结合力、耐蚀性良好;镀液无毒、稳定性良好,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良好。有望取代氰化
Notch基因是1919年在果蝇体内被发现的,由于该基因的部分功能缺失会在果蝇翅膀的边缘造成缺口(notch),因此被称为Notch基因。Notch信号传导通路广泛存在于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