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功能化材料和流式细胞仪的液滴分选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流控技术是一种在微尺度空间内精准操控流体的技术;其中,液滴微流控是当前应用前景最为诱人的一种微流控技术。液滴微流控技术能将溶液均匀离散成纳升甚至飞升的液滴。由于液滴之间为不相溶流体,液滴之间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每个液滴成为一个独立的反应器,液滴内的化学反应则为一个独立事件。与常规化学实验相比,同样多的试剂量,能够产生更大的样本空间,具有省试剂、高效性、高灵敏、高通量、自动化、低污染等特点,使得液滴微流控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空间;而液滴检测和筛选则一直是应用瓶颈。我们提出并研究了一种解决方案,即用分选流式细胞仪进行液滴检测和筛选。我们将液滴包裹后(双乳化),成功地利用改造后的流式细胞仪实现了液滴分选;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微流控双乳化过程的两种改进措施,以简化流式细胞仪的使用流程,最终实现能直接用流式细胞仪于液滴的检测和分选。本文研究的第一措施是选择光固化材料用作包裹材料,这样固化后的包裹层能很好地密封液滴,而无需担心液滴在流式细胞仪内受到流体及其通道的冲击作用。首先,我们对比和分析了一步法和两步法的双乳化过程。结果表明,虽然两步法的双乳化装置简单,但液滴与包裹两个步骤很难做到同步;虽然一步法的双乳化装置略微复杂,但液滴形成与包裹过程同时发生,双乳化过程稳定可靠,因而本文采用一步法。最后,我们用光固化材料对阻燃材料液滴进行包裹,并成功将包裹层进行了固化,证明了双乳化液滴光固化是可行的,同时光固化过程也具有比较缓慢,封装液滴的成功率不高的共性,故阻燃材料液滴常有泄露,最终封住的液滴数量较少。另外,长期曝露在紫外线下,生物分子受到伤害几率增大,故此方案尚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本文研究的第二个措施是用琼脂糖液滴方案替代双乳化方案。琼脂糖水凝胶在常温下会出现溶液-凝胶相变过程,可以在高温下直接形成液滴、完成生化反应,待降温固化后再送去检测分选。为此,无须双乳化。通过琼脂糖溶液的吸光度实验,我们确定了琼脂糖溶液相变温度区间,即溶液-凝胶降温转变区间为27-15℃,而凝胶-溶液升温转变区间为50℃-70℃。本文选择35℃作为液滴生成过程中的工作温度;另外,研制了针对琼脂糖的高温液滴发生器,并根据油包水(W/O型)液滴制备实验,获得了尺寸波动幅度小于3.58%的均匀液滴,发现其生成频率高达3000Hz;利用所总结的两相流量与液滴生成尺寸、生成频率、泵源压力的关系,该液滴生成装置实现了琼脂糖液滴的制备,在30μm~250μm尺寸区间,获得了直径均匀的琼脂糖微珠。为了能利用琼脂糖水凝胶替代双乳化方案,我们还考察了溶液中琼脂糖对DNA分子的PCR扩增和荧光检测的潜在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在qPCR仪内对含有1wt%至5wt%琼脂糖的PCRmix进行扩增反应,根据所检测到的荧光强度变化曲线判断,与常规溶液相比,琼脂糖对溶液中DNA分子的扩增无阻碍作用;(2)适配体和靶标结合会产生荧光(425nm)。取出一部分溶液加入琼脂糖(1.5%),然后对比两样品的荧光强度。我们发现,含有琼脂糖样品的荧光强度值为100,不含琼脂糖的样品为50,表明琼脂糖对于该波长的荧光不仅无吸收,反而具有增强作用,证明琼脂糖对荧光信号无衰减作用。最后,为验证分选流式细胞仪分选琼脂糖颗粒的可行性,我们用流式细胞仪进行了两组琼脂糖颗粒的分选试验:(1)包含普通荧光染料的琼脂糖颗粒;(2)包含激发荧光生物分子的琼脂糖颗粒。准备好混有发光颗粒的两组样品,先后送入流式细胞仪进行筛选。结果证明,流式细胞仪能有效识别和富集两种发光机理的琼脂糖颗粒。由于生命科学学院公共实验室进行改造,原计划中基于琼脂糖水凝胶的单分子收集更多的实验工作无法展开。待实验条件成熟时,建议继续进行,另外,琼脂糖及其荧光之间的相互作用,建议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城市文脉由历史文化街区与非保护类历史街区共同体现,紫线外的非保护类历史街区由于缺乏政府与社会的关注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在更新中出现居民重置甚至全盘重置的现象。西
行政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管理者、组织者、推动者,其主要资金来源是财政资金。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对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至关重要。2012年12月,财政部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文件,拉开了从国家层面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序幕。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形象和行政效率,良好的内控管理既有赖于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又有赖于对内控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和
链霉素药渣是生物发酵生产链霉素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弃物,其含有一定浓度的粗蛋白和未被完全提取的链霉素,并且含有危害尚不明确的次级代谢产物,若将其饲喂动物存在食品安全
磷是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一种营养元素,但土壤中的磷大多以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难溶性无机磷酸盐或有机磷形式存在,导致土壤缺磷现象。享有“西南煤海”之称的贵州是西南地
LTE技术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典型代表,在各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甚至改变了部分行业的结构。但伴随时间的推移尤其是5G商用化的开始,LTE的一些潜在问题:如大型基站在复杂场景下搭建困难,升级和运维的高成本问题开始逐渐显露。基于SDR设备搭建专用小型基站可作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本文在专用网络场景下,以IMSI为身份标识将用户分为认证用户和非认证用户,通过着重研究用户接入和移动性管理流程,
在历史文化街区复杂性更新保护诉求下,以物质空间环境优化主导的保护策略已经难以满足空间-居民情感-保护态度之间的多维需求。对此,本文引入地方依恋理论,采用半结构式访谈
随着互联网的推广和普及,信息化促进了校园建设的逐步智慧化和数字化,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本文以智慧校园环境为背景,着重探讨如何创新农村初中高效课堂
由于其结构简练,语义内涵丰富,“X式Y”结构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如“休假式治疗,丧偶式育儿,拍照式折旧”等。学者对于这一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式”的语法属性分析,“X式
在第五代(5G)移动通信网络中,云无线电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架构被认为是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技术。本文主要针对C-RAN的网络结构和架构内的资源分配方
吡唑啉酮作为一种含有两个氮的五元内酰胺化合物,因其高效的生物活性在近些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本论文对吡唑啉酮类螺环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进行了相关研究。第一章:本章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