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光伏电站并网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影响及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愈发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变当下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成为未来能源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逐步增加,渗透率水平也越来越高。然而,光伏电站的接入却威胁着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稳定性。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详细研究了光伏电站的接入对低频振荡的影响,并针对系统弱阻尼振荡模式提出采用无功阻尼控制策略进行抑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在考虑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光伏逆变器及其控制系统以及直流滤波电容的动态特性的基础上,搭建了单极式光伏电站的动态数学模型;其次,综合AVR和PSS的时域模型得到同步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最后,根据光伏电站和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构造出含光伏电站接入的多机电力系统线性化模型。(2)以四机二区域系统和16机68节点系统为研究算例,通过特征值分析法和时域仿真法,比较了系统关键振荡模式的阻尼比在光伏电站接入前后产生的变化,并详细分析了光伏电站的接入对低频振荡阻尼特性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伏电站的接入会对不同振荡模式的阻尼特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与光伏渗透率、入网输送距离、接入位置以及功率分配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3)针对光伏并网系统中依然存在的弱阻尼区间振荡模式,提出了光伏电站参与抑制低频振荡的附加无功阻尼控制策略。在反馈信号的选择方面,采用几何测度法比较待选信号的联合能控能观性从而选出最优反馈信号;在系统模型建立方面,采用基于伪随机信号的频域辨识法完成系统线性化模型的辨识;在控制器设计方面,分别考虑了基于留数法的阻尼控制设计法和基于鲁棒极点配置法的多目标控制设计法,并在DIg SILENT/Power Factory搭建的四机二区域系统算例中实现。仿真结果表明:光伏电站附加无功阻尼控制能够有效地抑制系统弱阻尼区间振荡模式;并且,与传统留数法相比,基于鲁棒极点配置法设计的阻尼控制器在多种扰动情况下能够更好地完成振荡抑制。
其他文献
钛合金材料在形成航空结构件或零部件的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热加工或热处理,在高温环境中其表面容易与氧元素结合,形成一层氧化层,这层氧化层会严重影响钛合金后续的加工与使用,必须将其清理干净。传统清洗方法主要有机械打磨法、喷砂法、高压水射法以及酸洗法,这些方法有着工人劳动强度大、粉尘污染严重、浪费水资源、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绿色工业清洗需求。而激光清洗作为一项新型清洗技术,具有智能可控
利用风能代替化石能源进行大规模发电是我国当前能源结构转型中的重要一环,但是依靠风能进行发电存在着许多技术方面的难题。比如,风能的波动性会导致“弃风限电”问题的出现,“弃风限电”会降低风能的利用率,增加风电场的运维成本。风能的波动性甚至会威胁到风电在大规模并网时的安全性。针对风能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对风电系统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种DWT-CE-BPNN模型对短期风电功率进行预测。首先,为了降低风电数据中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内涝灾害问题日益严重。深隧排水系统作为缓解城市内涝的一种重要措施,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应用。近些年我国内涝灾害频发,使得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深隧排水系统的研究。深埋排水盾构隧道因有内水压的存在,其力学行为特征与传统交通隧道存在着较大不同,因此有必要对深埋排水盾构隧道的力学性能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依托武汉大东湖区污水深埋盾构隧道工程,针对双层衬砌排水盾构隧道开
碳/金属复合材料以其优越的机械强度、导电、导热及自润滑性而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及机械制造等领域。目前,碳/金属复合材料主要有碳/铜复合材料和碳/铝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作为高速列车供电系统的关键集电元件,其良好的服役性能是保障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的根本。随着列车速度的提升,电流传输密度加大,弓网匹配日益复杂,对受电弓滑板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对于目前受电弓滑板普遍采用的碳/铜复合材料,碳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跨座式单轨列车因其成本小、建设周期短和地形限制小等优点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黏着控制技术作为电力牵引传动控制的关键技术,已经在电力机车和高速动车上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针对于跨座式单轨列车的黏着控制算法研究较少。因此,分析跨座式单轨列车的机械结构特性和牵引传动系统,研究相应的黏着控制方法,提高跨座式单轨列车运行时的黏着利用,确保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黏着控制系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隧道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表现为“长、大、深、难、高”的复杂隧道也逐渐增多。大型复杂隧道施工项目中,随着掘进长度的增大,隧道相关问题愈加严重,其中隧道施工通风环境当属关键问题,主要表现为通风量供给不足、温湿度不适、有害物质浓度超标等问题,或将导致隧道施工安全性问题。由此可见,隧道施工通风风险评估研究尤为重要。对此,论文基于贝叶斯网络进行了隧道施工通风风险评估研究,旨在探寻隧
磁浮道岔是确保磁浮列车在线路上正常运行的重要部件,也是磁浮交通线路中车轨系统易耦合振动的薄弱环节。中低速磁浮道岔梁是主体结构断面为双腹板形式的结构庞大、可弹性弯曲的钢结构梁。道岔梁的主要材料是结构钢,这种钢结构没有阻尼,在轨道不平顺及磁浮列车运行的随机扰动下,磁浮列车-道岔梁容易发生耦合振动,造成打轨或更严重事故。因此对磁浮列车-道岔梁进行耦合振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中低速磁浮道岔为研究对象
随着世界经贸的腾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渐增加,开发和利用新型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人们认为氢能是目前最具研发价值的能源,它是一种安全高效、清洁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PEMFC在发生电化学反应时直接将氢能转变为电能并释放出热量,只有水是反应的副产物,而且整个反应过程不涉及热机过程。所以不受卡诺循环的影响,是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友好型新型发电装置。目前经典的9阶模型阶数过高,参数变量过多,在进行控制
学位
麦克风阵列随着科技的发展逐渐广泛应用在视频会议、家庭、汽车等领域。麦克风阵列作为智能产品的采集和处理外界信号的手段,是智能化设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环境噪声、混响以及其他干扰会导致智能设备接收到的语音信号不够纯净,使得定位精度不够准确,语音信号无法提取。所以对于智能语音设备,定位声源方向和提高语音质量是一个长久以来的重要目标。定位声源方向和利用语音增强技术将目标信号与其他的干扰信号分离是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