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磁浮道岔是确保磁浮列车在线路上正常运行的重要部件,也是磁浮交通线路中车轨系统易耦合振动的薄弱环节。中低速磁浮道岔梁是主体结构断面为双腹板形式的结构庞大、可弹性弯曲的钢结构梁。道岔梁的主要材料是结构钢,这种钢结构没有阻尼,在轨道不平顺及磁浮列车运行的随机扰动下,磁浮列车-道岔梁容易发生耦合振动,造成打轨或更严重事故。因此对磁浮列车-道岔梁进行耦合振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中低速磁浮道岔为研究对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浮道岔是确保磁浮列车在线路上正常运行的重要部件,也是磁浮交通线路中车轨系统易耦合振动的薄弱环节。中低速磁浮道岔梁是主体结构断面为双腹板形式的结构庞大、可弹性弯曲的钢结构梁。道岔梁的主要材料是结构钢,这种钢结构没有阻尼,在轨道不平顺及磁浮列车运行的随机扰动下,磁浮列车-道岔梁容易发生耦合振动,造成打轨或更严重事故。因此对磁浮列车-道岔梁进行耦合振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中低速磁浮道岔为研究对象,基于磁浮列车-道岔梁耦合动力学理论,运用数值仿真和有限元方法,进行了道岔梁动力学建模及数值仿真、道岔梁振动特性分析、磁浮列车-道岔梁刚柔耦合分析和道岔主动梁优化设计的研究。首先,建立了中低速磁浮道岔梁结构的三维模型,阐述了磁浮道岔系统工作装置的结构组成、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基于多体动力学和结构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结合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电磁铁和空气弹簧的悬挂系统构成,建立了磁浮列车的二阶弹性阻尼系统,包括空气弹簧的弹性系数k1、阻尼系数c1,以及悬浮电磁场的等效刚度k2和等效阻尼c2,并与磁浮道岔梁耦合形成磁浮列车-轨道耦合振动模型。其次,本论文基于静力学强度和刚度分析,求解得到中低速磁浮道岔梁的等效刚度曲线。针对车轨耦合分析模型中的轨道不平顺激励因素,建立了磁浮道岔梁及其F轨的不平顺数学模型。根据中低速磁浮列车通过道岔梁时的动态载荷和耦合振动特性,基于拉格朗日方程,构建了磁浮列车-道岔梁耦合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运用Simulink编程,融合道岔梁及其F轨的不平顺外在激励模型,进行了车轨耦合动力学的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磁浮列车悬挂系统刚度和阻尼系数、道岔梁的刚度和阻尼系数以及道岔梁的质量等参数对于道岔梁动态响应的影响。再次,基于结构动力学的频域分析方法,运用有限元理论的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和响应谱分析,对中低速磁浮列车通过时的道岔梁的振动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求解了道岔梁在磁浮列车载重通过时的自振频率和谐响应输出。结果表明:中低速磁浮道岔主动梁约束模态分析的第一阶频率为8.147Hz,符合中低速磁浮规范要求;基于谐响应输出,道岔主动梁在8.7Hz、15.3Hz、48Hz、84Hz附近出现较高幅值,外载荷频率应该避开上述频率。最后,基于对中低速磁浮道岔梁进行磁浮列车-道岔梁刚柔耦合振动分析,获得了磁浮列车通过道岔时道岔梁的振动时域曲线。结果表明:中低速磁浮列车以80km/h速度通过磁浮道岔时,道岔梁的最大垂向位移为0.798mm。最大位移远小于安全位移,有较大的轻量化空间。然后采用优化空间填充设计法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运用Kriging插值响应面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对道岔主动梁进行优化设计,并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校核计算。结果表明:在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的情况下道岔主动梁总质量由13189kg减少至10151kg,减轻了23.03%。此外运用多体动力学仿真方法对磁浮列车进行动力学仿真。结果显示在中低速磁浮列车通过磁浮道岔时,车体的Sperling指标为2.49,运行平稳性评价等级为优。
其他文献
频谱接入是认知无线电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求在不干扰授权用户使用的前提下,根据频谱感知得到的结果接入空闲频谱并利用。动态多信道接入可以在时变的频谱占用状态情况下,实时动态地调整自身设备参数,自主选择接入空闲频谱资源。深度强化学习作为解决动态系统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无线通信领域里被广泛采用,其区别于传统方法,不需要系统环境的先验信息,与系统环境不断交互获得相应的奖励与惩罚、不断学习环境的动态特征信息。
聚类集成是一个开放性的命题,旨在解决单个聚类算法对数据划分中数据结构多样性的限制。它通过集成多种聚类算法以获得共识聚类。与单聚类算法相比,它可以更准确,更稳定地处理数据,并且对数据的结构和多样性具有更好的容忍度。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良好的元启发式算法,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由于它只需要调整较少的参数,所以运行效率十分高。其核心思想即是粒子通过与种群内其他粒子的信息交互,快速找到最佳的粒子完成优化问
微生物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发展了多种处理方法,如使用具有抗菌功能的化学试剂、负载金属离子抗菌剂等。但这可能会导致细菌产生变异或耐药性,也可能带来二次污染以及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因此,更为安全地控制微生物显得十分重要。近些年,研究者们在自然界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杀菌方式,某些生物体具有特殊纳米结构,可通过物理机械作用快速杀灭细菌,该发现对细菌的安全处理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此,研究者们设计了一系列
近年来,高速铁路在国内外快速发展,在交通运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接触网作为高速铁路的大动脉,是高速铁路供电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高速铁路系统中唯一的牵引供电网络。接触网支持装置工作状态的可靠性决定了牵引供电的安全可靠。小目标连接固定件作为接触网支持装置的重要组成,对保障接触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工作以6C系统中的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4C)项目为依托,以检测车夜间采集
钛合金材料在形成航空结构件或零部件的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的热加工或热处理,在高温环境中其表面容易与氧元素结合,形成一层氧化层,这层氧化层会严重影响钛合金后续的加工与使用,必须将其清理干净。传统清洗方法主要有机械打磨法、喷砂法、高压水射法以及酸洗法,这些方法有着工人劳动强度大、粉尘污染严重、浪费水资源、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绿色工业清洗需求。而激光清洗作为一项新型清洗技术,具有智能可控
利用风能代替化石能源进行大规模发电是我国当前能源结构转型中的重要一环,但是依靠风能进行发电存在着许多技术方面的难题。比如,风能的波动性会导致“弃风限电”问题的出现,“弃风限电”会降低风能的利用率,增加风电场的运维成本。风能的波动性甚至会威胁到风电在大规模并网时的安全性。针对风能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对风电系统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种DWT-CE-BPNN模型对短期风电功率进行预测。首先,为了降低风电数据中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内涝灾害问题日益严重。深隧排水系统作为缓解城市内涝的一种重要措施,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应用。近些年我国内涝灾害频发,使得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深隧排水系统的研究。深埋排水盾构隧道因有内水压的存在,其力学行为特征与传统交通隧道存在着较大不同,因此有必要对深埋排水盾构隧道的力学性能进行深入探讨。本文依托武汉大东湖区污水深埋盾构隧道工程,针对双层衬砌排水盾构隧道开
碳/金属复合材料以其优越的机械强度、导电、导热及自润滑性而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及机械制造等领域。目前,碳/金属复合材料主要有碳/铜复合材料和碳/铝复合材料。受电弓滑板作为高速列车供电系统的关键集电元件,其良好的服役性能是保障列车安全稳定运行的根本。随着列车速度的提升,电流传输密度加大,弓网匹配日益复杂,对受电弓滑板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然而,对于目前受电弓滑板普遍采用的碳/铜复合材料,碳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大规模建设,跨座式单轨列车因其成本小、建设周期短和地形限制小等优点而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黏着控制技术作为电力牵引传动控制的关键技术,已经在电力机车和高速动车上开展了广泛的研究,但针对于跨座式单轨列车的黏着控制算法研究较少。因此,分析跨座式单轨列车的机械结构特性和牵引传动系统,研究相应的黏着控制方法,提高跨座式单轨列车运行时的黏着利用,确保其安全稳定的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黏着控制系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飞速发展,隧道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表现为“长、大、深、难、高”的复杂隧道也逐渐增多。大型复杂隧道施工项目中,随着掘进长度的增大,隧道相关问题愈加严重,其中隧道施工通风环境当属关键问题,主要表现为通风量供给不足、温湿度不适、有害物质浓度超标等问题,或将导致隧道施工安全性问题。由此可见,隧道施工通风风险评估研究尤为重要。对此,论文基于贝叶斯网络进行了隧道施工通风风险评估研究,旨在探寻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