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创新的日益全球化,创新的重要性已经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同,中国经济转型发展也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注意力转向科技创新。 创业板企业自开市以来便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营业务突出、追求科技创新带动企业高成长已成为创业板企业的基本特质和代表性属性。其中,作为“工业母机”的装备制造业更是表现出了良好的成长能力,成为诸多风险投资基金青睐的重点投资对象,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既然科技创新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那么我国创业板上市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到底如何,是否真正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高?它们的关系又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本文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如何提高企业绩效着手,将《中国制造2025》重点发展的装备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选取我国创业板装备制造业上市企业2012-2015年的数据,将“研发投入强度”和“专利申请数量”分别作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投入指标和量化产出指标,把净资产收益率、资本累积率和托宾Q值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其次,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实证了科技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地域间科技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的差异,即分别对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专利申请数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进行了回归分析和分地区的实证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1)作为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的研发投入强度并非在投入当期即能带动企业绩效的增长,而是存在1~2年的滞后期;(2)作为科技创新产出能力的标志——专利申请数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也存在滞后效应;(3)市场指标托宾Q值相较于会计衡量指标,对科技创新能力产生的效益体现得更为迅速;(4)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企业在科技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的相关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创业板装备制造业企业中,东部地区的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相关度以及正向作用高于西部地区的企业。 最后,本文从企业角度、投资者角度和政府角度三方面提出建议:企业应当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并提高创新产出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以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投资者对科技创新投资应当保持信心,并且需要稳妥考虑投资的周期性与连贯性等问题;政府应当重视东中西部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完成由企业进行科研创新的主导者向引导者的角色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