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裁量基准适用技术研究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a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法治的核心在于裁量之治,对行政裁量权的规制不应仅限于行政裁量基准的制度化设定上,而应把目光聚集于行政裁量基准的技术化适用上。裁量基准适用的技术问题,即裁量基准如何非机械化地、有技巧性地适用于行政执法实践,使行政决定更趋于合法、合理、精准,更具有理性、可接受性,应是规范裁量权行使的核心与归宿。以方林富炒货店行政处罚案为例证,说明裁量基准适用理由的技艺、衡平裁量基准适用中利益冲突的技巧、运用行政证据补强裁量基准适用的技能以及逸脱适用、收缩适用、选择适用裁量基准的相关技领等法规范的适用技术,统摄着行政执法的价值、事实、规范与程序,连结着个案正义的追求,决定着实质法治的具体实现。裁量基准适用技术溯源于“法律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探索建构行政法的法律方法论,为行政法规范的适用方法提供系统性的理论支撑与体系化的技术供给,应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研究的使命与行政法学发展的时代课题,更为重要的是,其将为我们开启一条以“法律方法论”为维度的技术法治之路。导论。行政机关对裁量权规制的重心有必要从单一地制定裁量基准的行为转移至研究裁量基准生成之后如何技术化地适用上来,这一问题意识缘于对裁量学理的借镜、对执法实践的因应、对法治进路转向的判断与对学科理论盈充的意愿。以法律方法论的学理为指导构建裁量基准适用技术及其相应理论,并以裁量基准适用技术及其理论的研究成果为借鉴建构行政法律方法论的研究体系与框架,具有理论意义、实践价值与创新性。基于对裁量基准适用技术研究现状的归纳,研究的着力点应是融入行政执法的实践完整地对裁量基准适用技术进行梳理提炼,应是贴近法规范适用的本源背景抽离式地对裁量基准适用技术进行思考,应是置身于行政法律方法论的大框架对裁量基准适用技术进行研究。第一章“行政裁量基准适用技术的逻辑”。裁量基准适用技术在“确定标准”上,既应当涵盖有关“控制行政权行使方面的技术手段与规则”,又需要囊括有关“规范行政规则运用方面的技术方法与原理”。裁量基准适用技术在“体系构成”上,由适用技术的“主体体系”与“补充体系”所组成,前者包含裁量基准适用说明理由、利益衡量、证据补强的技术手段及其运用规则,偏重于解决“裁量基准适用有效性实现的技术支撑”问题;后者包括裁量基准逸脱适用、收缩适用、选择适用的技术方法及其运用原理,侧重于解决“裁量基准适用正当性实现的技术保障”问题。两大类技术体系所函括的裁量基准适用技术及其相应理论共同为裁量基准的正当、有效运作提供方法论上的实质性解决方案。第二章“行政裁量基准适用正当性实现的技术保障”。裁量基准的存在及适用虽然具有事实上的合理性,但是却未必就具有法治框架内的正当性。裁量基准及适用的正当性在域外源于对“限制性授权理论”的突破,在我国大陆地区源于宪法法律对“行政立法权”的直接规定与对“法律绝对保留原则”的明确限定。“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之间存在的悖论会使这一正当性的实现受到掣肘,裁量基准逸脱适用、收缩适用、选择适用的技术可以从悖论消解的角度为裁量基准及适用正当性的实现提供技术保障。第三章“行政裁量基准适用有效性实现的技术支撑”。裁量基准在正当性的轨迹上运行是否会产生适用效力,涉及到“裁量基准适用的有效性”问题。裁量基准因作为行政机关内部的一种行政职权命令,其内部适用效力有效性的实现自是理之当然。裁量基准外部适用效力有效性则以“裁量逾越”、“裁量滥用”、“裁量怠惰”等为检验标准,基于这一标准,有必要在裁量基准适用中引入说明理由、利益衡量、证据补强的技术手段,以此为裁量基准外部适用效力有效性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第四章“行政裁量基准适用‘说明理由’的技术”。以方林富案为缩影,当前行政机关在说明裁量基准适用理由上存在技术误区。裁量基准适用说明理由是行政机关的普遍义务,这一义务的遵循为技术误区的纾解提供有效方案。说明裁量基准适用理由在说理程度上、效果上、逻辑上、时效上均有着具体的技术要求。为达致或满足说理的技术要求,就需要施以一定的技术手段以引导和规范说理的行为过程。第五章“行政裁量基准适用‘利益衡量’的技术”。利益衡量技术构成裁量基准适用技术的核心。利益衡量的目标应是“妥当性”标准下的平衡,利益衡量技术的建构应以实现这一目标为主线,为此,不仅需要通过甄别、评价、重新配置利益等技术手段的展开确立利益衡量的具体操作方法,引入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则作为利益衡量技术方法应用的工具,统筹考量影响和制约利益衡量的各种内外案涉因素,而且还需要在利益衡量过程中引入并构建体现“交往”范式的程序公开性与程序参与性制度作为利益沟通的实现机制。第六章“行政裁量基准适用‘证据补强’的技术”。在适用裁量基准时需收集和运用案内证据与案外事实来共同证成裁量基准适用的合理性,案外事实虽然与行政相对人违法行为的事实无任何关联,但是却会对裁量基准适用合理性的证成起到辅助作用,可以补充或强化裁量决定的合理性。裁量基准适用证据补强技术的构建受裁量基准适用合理性目标的支配,围绕合理性目标的实现,证据补强的技术体现在行政证据收集、证明责任承担、证明标准运用的具体技术之中。第七章“行政裁量基准适用的补充技术”。裁量基准逸脱适用应遵从“向轻规则”,逸脱适用的条件要素和控制因素共同决定着逸脱适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合理性。以危险防止型行政领域为例,裁量基准收缩适用需符合特定的构成要件,需秉持持重的立场。裁量基准存在选择适用的问题,裁量基准在层级体系中的选择适用以及在规范变更后的选择适用都涉及到相关的技术方法与原理。余论。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并不会使裁量决定的作成不再需要行政裁量、裁量基准适用及适用技术,或使之不复存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会给裁量和裁量基准适用带来实质性影响,使裁量基准适用技术发生迭新与变革,丰富其内涵与外延。裁量基准适用技术溯源于“法律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法律方法论及行政法律方法论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执法实践与法治进路的转向具有现实意义,探索建构行政法律方法论可行性的切入点与解决方案在于首先需搭建起行政法律方法论的“研究体系与框架”。
其他文献
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催化分解水产氢技术可以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高能量密度的化学能,该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和洁净能源生产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其中,开发高效且稳定的半导体光电催化材料、设计新颖的催化剂结构以及深入研究表界面催化反应机理是提升该技术量子转化效率并将其工业化应用的关键。鉴于此,本论文以金属氧/硫化物异质结设计为目标,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开发了基于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SILA
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具有重大意义。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从元件(机组、线路、变压器等)可靠性参数、电气参数和系统结构参数等出发,通过可靠性建模、系统状态分析等过程,计算系统和节点可靠性指标,并为后续的规划和运行决策提供指导。其中,元件可靠性参数是可靠性评估的基础和关键。一方面,由于可靠性统计工作的复杂性及人为因素的影响等,元件可靠性参数的缺失或错误几乎不可避免,因此,可能
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者开始研究社会共治,社会共治研究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社会共治,在经济学、公共管理等领域都有应用,已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市场监管,离不开政府、市场和社会。建国70年和改革开放40年里,我国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场监管的组织体系和制度框架,相对而言,公众参与市场监管社会共治的体制机制还是短板,亟待实践探索和理论突破。公众参与市场监管社会共治行为,是公众在法律和政策框架下,协同参与生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4年12月31日印发《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在北京市大兴区、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重庆市大足区等三十三个县(市、区)进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试点。之后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决定,在试点区域内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涉及改革试点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全球性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人类正在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其中,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80%是由二氧化碳排放造成的,因此节能、提效、减排成为新时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全球城市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2%,但是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却分别高达75%和78%,因此城市成为了减少碳排放的主阵地。在中国,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是同步出现的,且城市碳排放占据中国
大规模新能源的并网消纳及远距离传输对现有输电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实现交流系统的异步互联,并能综合多种能源进行多元互补,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水平,是未来电力系统重要的发展方向。然而,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单元为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发生直流故障后MMC等效为电容放电,故障电流快速上升;若不采取措施抑制故障电流和快速隔
随着人口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人口数量红利逐渐消失,区域与城乡流动的人口结构红利业已得到充分释放。未来人口红利继续发展,应着眼于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与岗位相匹配、区域产业结构与人力资本结构相匹配的人口结构性质量红利。由人口数量红利的外延型概念向提高就业质量和劳动生产效率的内涵型概念转变,是从理论和现实中进一步充分释放我国人口红利的关键,能够有效推动劳动力的生产能力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区
回顾中国电影发展的历史进程,电影的“市场化”呈现出了几个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一个是在上世纪20年代,我国电影创作逐步形成了以受众接受为主的市场观念与运营模式,并创作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类型,如稗史片、神怪片、武侠片等。这是我国电影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第一个商业化浪潮;而步入30年代以后,电影的创作开始转向以现实主义为主——包括左翼电影、国防电影、新闻纪录电影等,体现了特殊时期电影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另
电子器件日益增长的“热障”问题给先进电子封装热管理材料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针对热管理领域中相变材料的应用,液态金属(Liquid Metal,LM)因具有较低界面热阻和较高导热系数成为最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相变材料,然而LM的导热系数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LM存在易泄漏和过冷等现象也需解决。基于此,本文选用界面适应性较好的In基LM和具有高导热系数的金刚石颗粒,以粉末烧结的方式开发了In基LM/金刚石复
风能是一种绿色可再生的新型能源,促进风力发电行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我国碳中和进程中重要的一环。大量的建设资金涌入大容量风力发电机组的生产、安装与运营中。而在早期高速发展时期服役的风电机组的运行时间累积增长,逐渐超出风电机组生产商承诺的免费售后服务期限。国内的风场运维服务主要处于初期的被动维修阶段,以传统的巡查检修和备品备件为主,均以事后维修为主。为了降低风场的运维成本,对风场进行智能化运维成为风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