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内生菌群落结构多态性及其枯萎病生防菌筛选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woshi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的土传病害,该病的生物防治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为获得优良性状的生防菌直接为生产服务,本论文从菌种鉴定筛选鉴定,抑菌机理、发酵条件、定植状况等方面对香蕉枯萎病的生防细菌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分离以及鉴定的结果分析,香蕉不同生长状态下的内生菌种群密度和种类也存在差异,带病植株在内生菌种类和种群密度上较健康植株多。而香蕉和米蕉相比,种群密度相当,不同部位还存在差异。以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为靶标菌,对福建省漳浦县的两株香蕉植株和一株米蕉植株进行进行了分离和拮抗细菌的筛选。同时对部分菌株进行了鉴定。共分离到4株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另外,对本试验室的四株对枯萎病有拮抗作用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了筛选,选取一株进行了生理生化和微生物试验,并对其侵入组培苗的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发现采用根部直接浸菌液的方式,侵入效果比较明显,当菌量达到10~8cfu/mL,10~9cfu/mL都能够较容易的侵入植株。
其他文献
潜根线虫(Hirschmanniella spp.)是一类重要的迁移性内寄生植物病原线虫,在世界各大稻产区广泛分布。本研究对7个不同地理群体水稻上的潜根线虫作了较详细的形态学、分子生物
本文通过采用不同的诱导方法对黄粉虫进行诱导,分别采用了紫外线诱导法、超声波诱导法、针刺诱导法、菌液浸泡诱导法、饥饿诱导法、菌液注射诱导法等方法;每种诱导方法分别采
川红花是四川地道中药材,红花锈病是危害叶片的主要病害,该病由红花柄锈菌[Puccinia carthami(Hutz)Corda]引起。本文较系统的对红花柄锈菌的生物学特性、侵染过程、侵染条件
为探求红色旅游在贫困老区的发展路径,本文以典型的革命老区广西百色、山西武乡、麻田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深入访谈法,定量研究老区的贫困现状,对比分析两地的红色旅游发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