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VPS34参与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功能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rg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拟南芥唯一的磷酸肌醇3激酶AtVPS34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室前期构建了AtVPS34RNAi稳定株系,并初步建立了AtVPS34参与决定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生化、遗传、细胞方面探索了AtVPS34调控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分子机理。首先,用免疫印迹的方法证实了AtVPS34RNAi株系中AtVPS34蛋白质水平的敲减。外部施加AtVPS34的产物PI3P,部分回补了AtVPS34RNAi株系的表型。以荧光实时定量PCR证实了RNAi株系中生长素合成与运输载体表达异常。采用遗传手段证实,AtVPS34的敲减加强了生长素运输相关突变体pin1、pid1的表型。在生长素合成突变体taa1与生长素受体突变体tir1背景下敲减VPS34,均观察到双突变体根长显著变短、根尖崩溃的表型,从而证实了VPS34参与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功能。在细胞水平上,用胞内运输抑制剂BFA处理植物来抑制PIN的胞内循环过程,可以观察到AtVPS34RNAi株系的细胞中PIN2蛋白进入BFA小体的速度要快于野生型,暗示AtVPS34RNAi株系中在TGN处积累的PIN2蛋白要多于野生型。结合黑暗条件下AtVPS34RNAi株系细胞不能正常降解PIN2的表型,说明VPS34参与了PIN2蛋白液泡降解途径。反向运输复合体Retromer的亚基SNX1含有PX结构域,可以结合PI3P,调控液泡受体VSR从液泡膜向TGN的反向运输。AtVPS34RNAi株系细胞中,SNX1定位异常,VSR也在液泡膜积累。因此,AtVPS34RNAi株系不能通过SNX1调控液泡受体的反向运输,导致PIN2蛋白的液泡降解途径缺陷。综上,AtVPS34通过调节PIN的降解来参与调控生长素极性运输与植物发育。
其他文献
随着混合电动车(HEV)与电动车(EV)的发展和对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能的储能设备的需求,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但商用的正极材料LiCoO_2的不利因素渐渐使她没有竞争力,因此研究新型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成为重中之重的因素。正极材料LiNi_(0.8)Co_(0.1)Mn_(0.1)O_2凭借200mAh/g的高放电质量比容量,成为40公里级混合动力车的理想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是材料的
免疫球蛋白结合分子(immunoglobulin(Ig)-binding proteins,IBPs)是由多种病原体产生,并与免疫球蛋白以非抗原形式结合的一类蛋白,在致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重要代表分子包括
几丁质脱乙酰基酶属于糖酯酶4家族,能催化几丁质的乙酰氨基水解生成壳聚糖。昆虫几丁质脱乙酰基酶1(CDA1)主要在昆虫蜕皮过程的表皮中表达,很可能参与新表皮中几丁质的装配过程
渗透汽化是唯一具有相变化的膜分离过程,它具有节能、操作温度相对较低和操作方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液相混合物中微量物质的脱除以及共沸物体系分离。此外渗透汽化与其它过程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如何缓解我国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成为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探索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其中生物柴油因具有较优的性质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生物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