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daol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依托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优化方案研究项目,探讨超声在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制定适合中国女性特点的乳腺癌筛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论文的研究内容分为2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在中国女性人群中,超声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收集2008年-2010年期间,参加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优化方案多中心研究项目资料。以参加筛查的45-69岁的女性共33234例为研究对象,项目采用盲法同步进行手诊、超声、钼靶检查,任意一种结果阳性即建议病理检查,共检出102例乳腺癌患者。比较分析不同筛查方法的准确性,分组进行单独比较手诊、超声、钼靶三种技术,任意两种技术并联和串联,三种技术并联和串联,评价指标为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阴性预测值(NPV,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依据比较结果筛选效果最佳的筛查方式,分析各种筛查技术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和价值,并在筛查人群中加以验证。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超声补充钼靶筛查的应用价值。首先探讨超声在钼靶阴性人群中的补充价值。依托前期研究结果,分析超声在钼靶阴性结果的人群中的价值。排除手诊数据,选取超声和钼靶有效结果数据,以病理学结果为判定金标准。共纳入31918例筛查女性数据,99例乳腺癌患者资料。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筛查人群的一般特征、生理生育因素和个人史情况,利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钼靶阴性人群中超声阳性组(M-B+)和超声阴性组(M-B-)两组在不同乳腺癌各危险因素和人群特征的相对风险,并调整年龄、绝经状态、收入水平、教育水平等,计算不同特征人群得到超声阳性结果的相对风险和95%置信区间(OR,95%CI)。对比分析超声阳性结果与乳腺癌检出率的关系,并进一步比较两组人群中检出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结合相关因素调整分析,探讨影响超声敏感性的主要因素和机制。其次探讨超声在钼靶阳性人群中的补充价值。根据钼靶阳性结果的评级将人群分为三组(BIRADS-0,BIRADS-4,BIRADS-5),分类比较补充超声筛查的效果和价值,进而分析钼靶假阳性的分布特点和人群范围,结合补充超声阴性结果的人群特征分析,综合评价补充超声在各组人群中的获益和价值。结果:第一部分中,不同筛查方法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说明,钼靶作为单独筛查手段的效果最好(灵敏度为85.86%),远高于超声(62.75%)和手诊(42.16%),提示以钼靶为主的筛查方案也适合中国女性。钼靶与超声、手诊并联均能明显提高灵敏度,其中与超声并联(灵敏度95.10%)优于手诊(91.18%)。因而超声和手诊不适合作为首诊工具,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主要是作为辅助手段补充钼靶筛查。在筛查人群中进一步验证,结果发现超声补充钼靶筛查能提高钼靶检出率,同时有助于发现钼靶假阳性的人群,从而减少过度诊断风险。第二部分中,在钼靶阴性人群中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发现,超声阳性结果风险较高的人群特征为:高BMI(≥25)、腺体密度高(>50%)、乳腺良性疾病史、生育年龄晚(≥28岁)。与乳腺癌检出效果对比分析后,发现高BMI女性检出效果相对较好,补充超声筛查检出率为0.55/1000,活检率10.94/1000,PPV为5.05%。进一步分析检出的乳腺癌患者发现,高BMI女性乳腺癌分期较晚、侵袭性癌较多,提示危险程度高,同时淋巴结转移少,早期治疗效果好,因而这类人群补充超声筛查有较大获益。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认为,绝对腺体密度(ABD,Absolute breast density)是BMI对超声阳性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钼靶结果阳性的三类人群组间比较发现,在BIRADS-5组补充超声筛查价值不大,而在BIRADS-4组和BIRADS-0组补充超声有助于发现钼靶假阳性人群,从而减少过度诊断风险。而且BIRADS-4组补充超声漏检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现,其分期较早,肿瘤较小,DCIS多淋巴结转移相对较少,提示危险程度相对不高,进展较慢。结论:1,超声在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主要是作为辅助手段补充钼靶筛查。2,在钼靶筛查阴性的人群中,补充超声可以提高检出率,特别对于高BMI人群获益较大。3,在钼靶筛查阳性的人群中,补充超声可以避免过度诊断,特别对于BIRADS-4和BIRADS-0组人群获益较大。
其他文献
一、DCE-MRI/DWI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后预后价值的研究目的:前瞻性地评估动态对比剂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同步放化疗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价值。材料与方法:55例连续收治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入组(平均年龄65.1岁,34-82岁,男性45例,女性10例)。每位患者于同步放化疗后使用Philips 3.0T磁共振成像扫描仪进行动态对比剂增强
研究目的:IL-6是早期阶段骨髓来源抑制细胞(e MDSCs)扩增和募集的重要调控因子,是免疫抑制肿瘤微环境的主要促进因子。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肿瘤源性IL-6介导小鼠e MDSCs生成和免疫抑制活性的具体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构建低表达IL-6的4T1乳腺癌小鼠(4T1L-low)模型,探讨IL-6对e MDSCs生成及免疫抑制活性的作用。使用流式细胞术及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原位e MDSCs
当团雾发生时,大气能见度下降,一些高速公路路段处于团雾易发地带,易对行车安全造成隐患,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虽然高速公路上安装有能见度仪,由于其监测范围太大,如安徽省内15公里安装一台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该能见度检测仪检测误差大,最大达到正负20%,无法精确判断团雾位置。在此背景下,设计出一款能在高速公路护栏上运行的团雾监测装置,安装在团雾易发多发路段,实现对团雾信息的精确定位和信息发布,弥补两台能见度
目的:明确在前列腺癌细胞中转录因子MAX是否参与AR介导的基因转录抑制过程,初步探究MAX参与AR负调控作用机制以及MAX在前列腺癌由ADPC转变为CRPC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AR负调控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的特点与共性,并结合RNA干扰技术与q PCR筛选并验证MAX参与了AR对下游基因负调控过程;通过CO-IP、细胞免疫荧光、DUO-LINK等方法验证MAX是否与AR结合;随后
目的: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表观遗传、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等多个层面在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探讨lnc RNA对肿瘤的调控作用及机制,对于筛选肿瘤个体化诊断、治疗新靶点具有重要意义。HOX转录反义RNA(HOX transcript antisense RNA,HOTAIR)是一个反义基因间长链非编码RNA,通过募集PRC2复合
阐述高校知识产权转化仍在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缺乏知识产权相关的专业人才,提出高校重视知识产权转化,重视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的研究显示,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在剂量补偿效应、表观遗传调控、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细胞凋亡、衰老及肿瘤发生、发展调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2]。lncRNA具有类型多、数量多和作用机制多等特点[3]。随着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lncRNA被陆续发现,但目前大部分lncRNA确切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并不清楚[
神经内分泌转化(neuroendocrine differentiation,NED)后的前列腺癌具有高侵袭性,并迅速发展成为雄激素非依赖性的生长,在此,我们将NED导致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命名为神经内分泌亚型的CRPC(NeCRPC)。然而至今,前列腺癌发生NED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而且对CRPC的诊断依然单一
警报素(Alarmin)是一类具有募集和活化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双重作用的内源性分子,能够增强抗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高迁移率族核小体结合蛋白1(High-mobility group nucleosome-binding protein 1,HMGN1)是2012年报道的新的警报素分子。出现在细胞外的HMGN1能够募集DC,通过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恶性胶质瘤生长迅速,死亡率高,特别是对不能完全切除肿瘤的患者。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了改善胶质瘤综合治疗的效果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恶性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情况依然严峻。所以更好的了解胶质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并发现与胶质瘤发病相关的基因将有利于胶质瘤靶向治疗的发展。Micro 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由19~22核苷酸组成的短小、非编码单链RNA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