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车站的设施管理是地铁车站运营维护阶段的重要内容,运营维护阶段作为地铁全寿命周期中时间跨度最长的一个阶段,其重要性和难度可想而知。传统的地铁设施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亟需一种数字化的手段来解决。BIM技术是一个可视化的数据库,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阶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基于BIM进行地铁车站的设施管理,解决传统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地铁车站的设施管理带来新的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同时,地铁车站应用BIM技术到底带来了多少经济效益,需要一个量化的统计结果来表明。首先,本文对地铁车站设施管理的现状进行了调研,总结了传统地铁车站设施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设施巡检工作的效率低难以监督、车站现场设施设备定位费时费力、手写的设施设备巡检维修记录难找易丢且不可靠、手动查找设施设备维保资料效率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地铁车站BIM应用需求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使用移动设备、建立地铁车站BIM运维模型、保存设施设备全寿命周期的巡检维修电子记录、采用数据库管理设施设备维保资料等解决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针对上述需求,本文对基于BIM的地铁车站设施管理的信息模型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基于BIM的地铁设施管理信息模型的概念,调研了目前常用的BIM软件,并选用了Autodesk公司的Revit软件。同时,针对地铁车站设施管理的特点研究了BIM模型建模技术,将地铁车站的设施设备按照Revit软件的建族需要进行了归类。然后,本文还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将模型深化,设置设施设备的参数和运维数据,形成车站的运维模型的方法。最后,本文试图从BIM算量与传统算量的统计结果出发,定量比较各种分部分项工程中两种算量方法的结果差异,总结出BIM算量上的一些规律性结论,并为改进BIM精细度提出建议。首先以一个地铁车站为例比较BIM算量和传统算量方法,以便深入了解两种算量方法的具体差异。然后统计不同车站两种算量方法的结果差异,分析结果差异的原因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结论。为了深入比较,除了统计算量结果之外,还要统计两种算量方法缺漏项率、多项率和量差率的差异。最后,基于这些统计结果归纳出影响BIM精细度的因素,并给出改进BIM精细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