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市场参与:一个复合的事件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1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分置,是我国经济转型和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也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2005年9月,经过两轮试点,股权分置改革在我国全面展开。本文在总结股权分置改革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市场参与的角度,对我国股改中流通股东之间的博弈、流通股东与非流通股东之间的博弈、异质信念和股改后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研究由三个命题构成,提出三个理论假设,并且利用我国2006年12月30日之前已成功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仅采用“股份对价”形式的523家沪深上市公司的股改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复合的事件分析方法,将股权分置改革分解为多个事件、多个窗口期,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研究结论,具体如下:第一,本文通过细分股改前流通股东结构,发现流通股东结构显著影响中小投资者的市场参与度,中小投资者倾向于认为机构投资者将损害自己的利益,而大户与自己有一致的利益诉求,将会维护自己的利益。第二,从市场参与的角度看,流通股东的市场参与度越高,对股改方案的满意度越低,预案公告复牌后市场的超额收益率越低,说明股改中流通股东的谈判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发挥;并且,流通股东谈判能力的发挥体现在非流通股东的让步,做出更重的附加承诺,然而,实际上这种谈判能力是微乎其微的,股改并没有维护流通股东的利益诉求。第三,异质信念是影响股改后市场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随着股改方案附加承诺轻重的不同,异质信念对股改后市场反应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当流通股东做出最低流通价格承诺时,投资者对方案的意见分歧程度最大,异质信念对股改后市场反应的影响最大。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从改革的基础、投资者利益保护以及信息质量方面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新一轮改革以及长远发展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改革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兼顾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诉求,建立在充分的市场参与的基础之上;(2)从制度的角度切实保护改革中的弱势群体;(3)提高改革措施中信息的透明度和确定性,维护改革前后市场的稳定。
其他文献
<正> 食盐,为海水或盐湖、盐井、盐池、盐泉的盐水经煎晒加工而成的氯化纳的结晶,又名鹾。中国幅员辽阔,因此在不同地区大多就近食用不同种类的食盐,比如东南一带多食海盐,西
本文通过对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和邓小平 1 975~ 1 985年在抓科技、教育工作中所形成的理论的对比研究发现 ,尽管邓小平未曾使用过人力资本概念 ,但邓小平具有极为丰富的人力资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和熔体拉伸流变仪对EPB08F和市售两个同类产品FL7632和C5608的流变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分子链破坏程度不同,EPB08F与市售两个产品流变性能略有
<正>悬索桥的检查试验与评估桥梁检查。在桥梁构件层次上展开,依据桥梁部件构件库,生成各运营桥梁的分解和组成模型。经常检查主要指对桥面设施、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附属构
科学是小学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习科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和自然中的基本常识,对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了解生活中常见自然现象的原理。在科学教学
目的 对马斯洛的《心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并对上海市重点高校学生心理安全感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马斯洛的《心理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
甘肃贡北金矿床地处西倾山印支—燕山期成矿带。矿床东西延伸出至矿区外,金矿体主要赋存在断层构造破碎带内。在矿区两边开展高密度电法系统勘查剖面,利用不同的视电阻率,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