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M模型的汉语网络新词X-ing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mkk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英语和汉语语码转换的产物,“X+ing”主要存在于网络语言中。由于其新颖性和简洁性,“X+ing”已成为一种非正式的汉语进行体表达式。虽然“X+ing”自出现以来一直保持稳定的使用率和流行度,但是语法学家普遍认为由于其结构缺乏规范性而难以进入汉语正式的语法系统。目前,“X+ing”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形成机制、构式特点、语法意义、语用功能、句法分布和汉英对比研究(“X+中”)上;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列举少数范例,或是小规模语料库研究;其解释大多借助构式语法、完型心理学、范畴理论、隐喻机制、转喻机制、语码转换、语言游戏等领域的理论。因此,基于以往研究的成果与不足,本文拟探究的问题有二。一是网络新词“X+ing”在汉语语境中的历时演变;二是“X+ing”的主要语言学特征。具体讲,本文将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选取新浪微博作为语料来源,筛选三种体裁(报纸类、媒体网站类、个人类)各50个样本,检索其十年内(2009.8-2018.1)“X+ing”的所有用法,并利用4-M理论对所得结果进行阐释。本文所得结论有:(1)“X+ing”呈现出初步发展、快速增长和稳定阶段的变化趋势。通过比较三种体裁对于“X+ing”的信息传播能力,报纸发挥较大作用(数量优势),媒体网站在“X+ing”的使用频率上影响较大,个人类作用相对较小。此外,由于表层结构的相似性和和语法意义的同质性,其他语言中的进行体表达式(英语“Be+V-ing”、新加坡“Spelling for dialect+ing”)对于“X+ing”的历时演变产生推动作用。(2)基于4-M理论,在“X+ing”中,X属于基础语码和内容语素,ing属于嵌入语码和早期系统语素;就词性而言,X多为动词,其次为名词、形容词、数词、副词、连词。而在动词中,出现最多的是表达使用者心理需求和意图的心理动词。就结构而言,出现最多的是双音节结构,这符合汉语词汇系统发展规律;其次是多音节结构,特别是结构的能产性和开放性较高的动宾结构;最少的是信息承载能力小和结构单一的单音节词汇。
其他文献
目的食管裂孔是膈肌上的一个被拉长且倾斜定向的开口,形成食管裂孔边界的组织,其变化和意义很少被认识到。有研究显示,食管裂孔表面积(Hiatal Surface Area,HSA)越大,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复发的可能性越大。对于进行胃底折叠术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患者,大面积的食管裂孔与食管下括约肌(Low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设备”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同时亦是装备制造业的典范;然而,因结构、装配、设计等多样化因素的
GMAW在大幅度提高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时,容易出现驼峰、咬边等缺陷。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难题,生产上通常采用双丝GMAW来有效提高焊接速度和焊接效率。目前对于双丝GMAW的研究主
目的:本文以田蓟苷(TIL)为模型药物,考察其理化性质,为田蓟苷复合磷脂脂质体(TILCPLs)的制备提供理论依据。主要对TILCPLs的工艺优化、理化性质、体外释放、体内外药动学和体内外
目的:1、观察催乳素刺激INS-1细胞口袋蛋白家族和相关E2F表达的变化。2、探究催乳素调控Rb表达,影响β细胞增殖的机制。3、观察胰腺特异性Rb基因敲除的小鼠妊娠期胰岛β细胞
激光-MIG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是一种高效、优质的焊接方法,复合焊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与熔池流体动力学行为对焊接过程和焊接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利用数值模拟的手段研究激光
凤丹(Paeomia ostii)为芍药科芍药属植物,其根皮(凤丹皮)为常用的中药材,其种籽可加工牡丹籽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已有研究发现凤丹还具有较强的耐铜能力,可作为优良的生态修复
21世纪以来,世界多国启动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作为理科核心素养之一的科学探究,已被写入多国课程标准。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之一,教材设计要体现课标对科学探究的要求,因此以教材为对象进行研究对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对于科学探究的研究多聚焦于理论阐述或教学策略方面,缺少对于教材本身进行解读的研究;已有比较物理教材的研究中,对法国教材了解较少。因此本研究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日益突出,神经退行性疾病逐渐成为第二大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中帕金森病(Pαrkinson’s diseαse,PD)的发病率位居全球第二。目前认为PD是由于黑质
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以下簡稱《王韻》)目前有敦煌本、項跋本和宋跋本三個版本。敦煌本《王韻》的殘缺程度最為厲害;項跋本《王韻》内容混雜,不在本文討論之列;宋跋本《王韻》是流傳至今唯一的完本。本文從又音角度切入,考察敦煌本、宋跋本與《廣韻》之間的關係。本文主要對《切韻》系韻書和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又音的相關研究進行概述,根據《唐五代韻書集存》、《敦煌經部文獻合集》等資料,彙集敦煌本《王韻》僅存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