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家大院是晋商大院中的杰出代表,其最初的建筑面积堪比故宫,是北方民居建筑与晋商大院建筑的翘楚。对于王家大院的相关论文研究已不胜枚举,但是主要集中于从旅游、建筑科学与工程以及地理、美术、书法、雕塑、摄影、戏剧影视几个方面进行。将王家大院作为传播媒介从而在传播学视角上进行解读的研究论文相对空缺。因而将王家大院作为传播媒介进行解读就成为了一个对王家大院这一主体研究较新的尝试,同时将民居大院建筑视为传播媒介进行研究也从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当前传播学研究向大众传播媒介研究倾斜的力度。王家大院在长达300余年的建筑发展中,其成为了儒释道三位一体思想和晋商文化的传承重要的物质承载媒介之一。其不仅从整体上以传播媒介的方式向世人传播了传统文化思想,并通过空间布局及文化符号体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观念甚至是行动。传播具有偏向性,虽然在空间上并不能像轻便的信纸般飞速传递到很远的空间外。但其笨重且不宜在空间上移动的特性,使这样的传播媒介具有承载和传播信息时间方面的持久性。以建筑为传播媒介,王家大院建筑从建筑群体的整体到局部的建筑细部小到是一个纹路、一个雕刻等承载文化信息的符号都是一个传播媒介,其向我们传播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以及晋商文化的内质,并保持了传播时间上的持久性,在未来都将发挥传播传统文化、凝聚记忆的重要作用。王家大院自1996年被开发保护成为国家文化资源后,一方面承担了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一方面也为当地的财政经济贡献了力量。但最令人担忧的却是它所包涵的思想文化并没有正确被解读。以至于,王家大院这一富含传统文化的实物媒介似乎没有起到应有的传播效果。传播得以成立的基本假设就是传受双方拥有共同的符号体系和意义共建。要使其充分的发挥作用,就需要正确的解读工家大院的文化符号体系,达到传者与受者意义空间的共通。王家大院作为媒介其以建筑群的空间布局和符号体系的建构为形式向我们传播了信息,通过对于王家大院的传播信息解读,我们也可以更好的对王家大院有所了解,更好的为王家大院这一实物媒介中所承载的传统文化的研究提供一种较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