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效率是银行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衡量银行资源配置和经营成效的重要指标,关系到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是银行业的主体,其经营效率的高低不但对我国全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还影响我国金融业的稳定发展。本文研究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着重从实证角度分析商业银行效率的测度方法、影响因素,并最终找出提升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对策,这对于深化我国商业银行改革,提升我国银行业进而金融业整体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银行效率的研究进行综述后,指出了我国目前在银行效率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首先对测度银行效率的非参数方法和参数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分析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结合本文研究重点,选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进行效率测算,选择利息支出和营业支出为投入变量,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为收入变量,测度了我国11家全国性已上市商业银行在2003-2009年7年间的技术效率值,运用Malmquist指数法对银行的效率的动态变化进行考察。实证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非常有成效,这样使国有商业银行在公司治理和市场化转型等方面得到较好的改进和提高,同时也使国有商业银行大量借鉴吸收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和设备;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改善程度不显著的原因是其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规模较小的银行处于规模递增阶段,而大型商业银行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银行效率有重要的作用。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方面分析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努力改善宏观经济外部环境,推动上市银行产权改革,建立多元化的产权制度,适当确定银行规模,提高银行规模效率,加快技术创新等改进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