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内注射特比萘芬治疗外因性真菌性眼内炎的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_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因性真菌性眼内炎是眼球穿通伤和内眼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对精细的眼内组织破坏迅速,且因血-眼屏障的关系,眼球外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常因炎症扩散致视力丧失,甚至无法保留眼球。因此,外因性真菌性眼内炎的治疗一直是令人棘手的难题。玻璃体内注射药物或联合玻璃体切除术目前被作为最佳的治疗措施,但在炎症严重的眼球内施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时不仅因屈光间质混浊、眼内能见度差使手术操作困难,而且常因视网膜广泛水肿变性导致视网膜脱离、眼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而加重视功能的损害。因此,玻璃体内注射药物治疗外因性真菌性眼内炎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根据目前玻璃体手术方法存在的问题,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玻璃体内注射特比萘芬能否有效治疗外因性真菌性眼内炎,探讨玻璃体内注射特比萘芬的可行性,目前尚未有人作此研究。目的:通过兔眼玻璃体内注射特比萘芬,并应用ERG、病理检查与电镜,观察该药物的视网膜毒性作用,确定玻璃体腔内注射特比萘芬的安全用药剂量;评价特比萘芬玻璃体腔内注射对外因性真菌性眼内炎的治疗效果。方法:20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4组,<WP=4>每组5只,每只兔任意一眼为实验眼,另一眼为对照眼,实验眼1—4组依次作玻璃体内注射特比萘芬10ug/0.1ml、25ug/0.1ml、50ug/0.1ml、250ug/0.1ml,对照眼玻璃体内注射0 .1ml蒸馏水。注药后3、14天进行裂隙灯、间接眼底镜、ERG检查,观察药物对视网膜的毒性,二周后摘除眼球,标本做光镜及电镜观察。另16只白兔随机分成4组,一组为对照组,其余3组为实验组,造成烟曲霉菌性眼内炎,实验组造模后24小时、48小时、5天进行玻璃体内注射特比萘芬治疗,对照组未经任何治疗。处置后进行B超、裂隙灯、间接眼底镜检查,观察二周后,摘除眼球,标本做光镜观察。结果: 特比萘芬10—25ug/0.1ml作玻璃体内注射未引起眼内炎症及视网膜毒性反应;特比萘芬50ug/0.1ml引起眼内轻微炎症反应,视网膜组织结构未见明显异常,但ERG显示有可逆性降低; 特比萘芬250ug/0.1ml引起眼内较严重炎症反应,且造成ERG及视网膜组织学上的改变。在安全剂量范围内早期应用特比萘芬25ug/0.1ml控制炎症效果为佳。结论:1.玻璃体内注射特比萘芬25ug/0.1ml对视网膜及其它眼内组织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兔的玻璃体约为1.4ml,而人的玻璃体腔约为4.5ml,故人玻璃体腔注入总量75ug为安全剂量。2.特比萘芬25ug/0.1ml进行早期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烟曲霉菌性眼内炎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  1.用氧嗪酸钾溶灌胃加第六周改喂高酵母饲料的方法来构建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  2.观测血尿酸浓度和 HE染色初步判断造模的情况,有无海马组织的损伤;监测各种炎
该文对此进行了探讨:观察哮喘患者Th1/Th2失衡及IL-4水平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以体外培养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为基础,观察IL-4对ASMC增生的影响,并从PDGF、ICAM-1、胞内
【摘要】电教媒体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努力达到看得见、听得进、学得会、记得牢、用得活的最佳效果。通过教学体会到电教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理解字词;理解课文;启发想像  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实现教育教学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  [关键词]中学物理 实验教学 想象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各种类型的物理实验,具体形象地展示了
目的:自1993年比利时人vanheweghem等报道了因服减肥药引起"中草药肾病"以来,含马兜铃酸中草药引起的急,慢性肾损害已经受到了肾脏病学界的广泛重视.关木通是在中国应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