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给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极大便捷,也催生了陆、海、空、天之外的第五大界域形态——网络空间。由于网络技术越来越渗透到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网络空间日益成为承载主权国家的经济、政治、安全、文化、军事等事务的新场域,并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新的深远影响。中美关系作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不可避免地深入到网络空间界域,并形成了一种新型竞合关系。中美网络空间竞合关系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背景。它始于网络空间政治效能的不断发挥,形成于网络空间权力格局的急速变迁和中国在网络空间界域的迅速崛起,但是始终受到网络空间制度缺失的极大限制。长期以来,美国凭借技术优势而一直独霸网络空间的第一强国位置,由此全球网络空间形成了美国“一强独大”的单极格局。随着网络空间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显著提升,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网络空间建设,从而对美国的单极格局造成了巨大冲击。近年来,全球网络空间的权力格局发生了新变化,“一超多强”的新格局初步显现。中国在全球网络空间的迅速崛起,不仅动摇了中美之间传统的非对称性均衡关系,也冲击着美国的霸主地位。全球网络空间制度的长期缺失,使得中美网络空间竞合关系缺乏足够有效的制度规制。中美网络空间竞合关系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两大维度层面。一方面,在竞争维度层面,中美在“中国网络威胁论”、网络技术市场准入限制、网络自由等问题上产生严重分歧;另一方面,在合作维度层面,中美领导人高度重视在网络空间的合作关系并设立了专属性机构,两国在技术、应对共同网络安全等方面积极合作。中美在网络空间的竞争性,主要是由两国在网络空间的结构性矛盾、战略互信的缺失、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所导致。而中美在网络空间的合作性,主要是得益于两国在构建稳定的互联网环境、应对网络威胁的共同利益需求,以及在网络空间的互补性所推动。中美网络空间竞合关系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既是难得机遇又是严峻挑战,同时这一关系将对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对中国而言,中美在网络空间的竞争是对自身国家主权的严重挑战,并对中国政治社会稳定造成了不利影响,但是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的网络空间战略觉醒并加快网络安全体系建设;对美国而言,竞争关系的一定强化,促使其网络空间战略与同盟战略的进一步调整;对国际社会而言,这种竞争关系无疑不利于全球网络空间规则的制定,进一步加大了全球网络空间治理难度,甚至是引发全球网络军备竞赛。中美在网络空间的合作关系,无疑有利于两国应对共同的网络安全威胁。未来,中美网络空间关系将会以“竞争为主、合作为辅,竞争日趋激烈、合作发展缓慢”的基调发展。应对中美网络空间竞合关系的新变化与新趋势,中国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从宏观战略层面和微观具体措施层面,不断加强自身网络空间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拓展和加强与美国的网络空间合作关系,多角度、多渠道增进两国互信程度,但是面对美国方面的无端指责也要进行有力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