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船舶产业虽已在总量上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但随着海洋经济发展需求的增加、船舶科技水平的飞跃以及船舶新规范新标准和新政策的陆续出台,船舶产业未来面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为抢占国际船舶市场制高点,实现我国船舶产业由制造大国向强国的转变,我国如何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新机遇、全面提升竞争实力,是今后船舶产业发展的核心。本文通过研究船舶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从系统动力学研究视角出发,分析影响船舶产业竞争力各要素间的作用机理及反馈回路,为丰富和发展船舶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提出增强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的相应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在梳理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先介绍船舶产业的组成部分、特点、发展趋势,完成对船舶产业的初步概述。其次从产业布局、产业规模、产业绩效、产业组织、产业政策这五个方面来讲述当前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现状,并通过计算出口市场占有率、TC指数、RCA指数来直观衡量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水平,并将中国的三项定量指标与日本、韩国进行比较分析。论文采取分析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的基本框架,从生产要素条件、相关及辅助产业、需求条件、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政府作用、机遇这六个方面,分析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发展的影响要素情况。论文依据系统要素原则,汇总过往国内外学者针对船舶产业竞争力的研究成果,确立包含产业绩效、生产要素、技术创新等八个方面的要素体系,并通过群组决策特征根法对系统要素指标进行了最终的筛选。在确定系统模型内要素指标后,本文通过结合船舶产业特点及产业竞争力分析范式,将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划分成三个子系统,分别是产业显示竞争力子系统、产业基础竞争力子系统和产业主导竞争力子系统,并一同绘制出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和存量流量图,为系统模型的仿真分析做好准备。在模型仿真部分,运用方程式建立起流量图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检验模型仿真的准确性后,依次对我国船舶产业未来近十多年的产业显示竞争力、产业基础竞争力和产业主导竞争力大小进行趋势预测,并通过比较五种政策模拟方案实施后竞争力变化趋势,发现均衡发展型方案是最适合于提升船舶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路径。针对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系统动力学的研究内容,从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船舶产业链发展等五个方面,为提升我国船舶产业竞争力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