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各国正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在《京都议定书》签订之后,欧洲国家率先进行碳资产的交易,试图通过建立碳交易市场,使企业参与到碳交易中,达到减排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便有了碳资产的出现。碳资产是指企业过去交易行为或项目产生的,经国际或国家官方机构核证认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具有流动性和交易属性的,可用于排放温室气体的排放权或减排量额度。本文旨在揭示影响碳资产价格的因素。我国在2014年已经全面启动七个碳交易试点。本文以各交易试点已有的交易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的政策法规,对数据进行了一定的处理,然后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分析,并对比了欧洲成熟的碳交易市场。最后归纳了影响碳资产价格的因素:配额的发放、减排力度、CCER项目、减排成本、信息公开程度、履约期及处罚程度。本文还介绍了稳定碳资产价格的重要性,对于如何稳定碳资产价格提供了一些建议。如调整碳排放量配额、建立跨期存储借贷机制、建立抵消信用机制、保证信息传递的及时性与透明度。最后得到本文的结论,即配额的发放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排放量,配额发放的越多,往往会导致碳价的下跌,相反,配额发放的越少,会导致碳价的暴涨。减排力度越大会提高碳价,相反则会降低碳价。碳抵消项目越多,其有效性越低,往往会降低碳价,反之则提升碳价。信息的公开程度会影响碳价的稳定程度,在信息公开程度欠缺的时候,碳价波动幅度较大,这体现在交易市场的初期。越接近履约期,交易量会大幅度的上升,碳价会下降。同时处罚程度越大,企业的违约成本就越高,碳价会上升,反之企业更愿意违约,不去参与碳交易,导致碳价下跌。对影响碳资产价格的因素进行研究,能够揭示碳资产供求关系,便于对我国碳交易市场进行监督管理,使企业制定合理的减排计划,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掌握影响碳资产价格的因素,能够防范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提前最好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能够为以后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提供判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