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诊断局灶性癫痫患者药物治疗2年随访研究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癫痫患者中,较大部分患者为局灶性癫痫。对于新诊断的局灶性癫痫患者来说,口服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单药控制癫痫发作是首选治疗方案,因此,药物种类的选择,尤其是初始药物的选择至关重要,可能会影响癫痫患者的预后。近十年来,随着新型抗癫痫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传统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和卡马西平并没有被完全取代。癫痫的药物治疗,尤其是局灶性癫痫的治疗,是一个规范而长期的过程,然而目前关于新型抗癫痫药单药治疗局灶性癫痫的证据仍不充分,在新诊断癫痫患者的首选药物上,新型抗癫痫药物与传统抗癫痫药物比较并没有绝对优势,这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本研究比较五种常用抗癫痫药物的有效性及不良反应,以期能指导日后临床中局灶性癫痫患者的初始选药。方法本研究以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6年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开始用药的局灶性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由神经内科医师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分别应用奥卡西平(OXC)、卡马西平(CBZ)、拉莫三嗪(LTG)、丙戊酸钠缓释片(VPA)、托吡酯(TPM)单药治疗并进行至少2年的随访研究。综合多种指标评价患者的疗效、耐受性及不良反应,并对影响患者单药保留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268例患者完成研究,分别为OXC组57例,CBZ组74例,LTG组44例,VPA组61例和TPM组32例。TPM组患者在开始服药至第一次发作时间方面、2年内持续无发作时间方面显著优于CBZ组及LTG组(P<0.05)。不良反应方面,OXC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其余四组(P<0.05),CBZ、TPM发生率显著高于OXC、LTG、VPA(P<0.05)。五组患者在有效率、无发作率、一年保留率、二年保留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来说,未保留的主要原因为疗效不佳(76.8%),其次为皮疹(12.5%)。结论五种药物中,新型抗癫痫药OXC表现出最佳的疗效及耐受性。但在综合指标保留率方面,新型抗癫痫药物OXC、LTG、TPM与传统抗癫痫药物VPA、CBZ相比并无优势。既往有脑部阳性病史、影像学异常、用药前发作次数多(>5)的患者,单药保留失败可能性大。
其他文献
目的:  通过动态观察超选择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前后局部晚期宫颈癌临床病理变化,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作用。  方法:  选择2011年02月至2011年08月局部晚期宫
目的:分析影响肾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儿童复发性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探讨复发肿瘤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2000~2010年本院收治的58例病例进行回顾总
近日,河南省孟州市韩愈小学六年级全体师生200余人齐聚一堂,举行了2012届毕业生离校课程之毕业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