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学校教育“新民德”的世纪之梦进行了探讨。文章主体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概述了我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及其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于以往对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的两个观点。
第二章论证了学校教育“新民德”是如何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而演变。
第三章以“经济决定伦理”作为切入点,主要通过说明伦理观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关系、经济体制而变迁,藉此证明公德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中经济关系带来的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突破“亲情圈”的要求,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公共生活发达的需要。
第四章探讨了社会心理和文化认同对学校教育“新民德”的重要作用,此乃因为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是学校教育“新民德”的养料。
第五章在对学校教育“新民德”的世纪进程进行概括的基础上,通过对率先步入现代化行列的西欧和美国、以及后继步入现代化行列的日本,这些公德水平相对较高国家的社会公德建设的观照,来反思我国“新民德”世纪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