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新民德”的世纪之梦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55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学校教育“新民德”的世纪之梦进行了探讨。文章主体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概述了我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潮及其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同于以往对国民性改造思潮研究的两个观点。 第二章论证了学校教育“新民德”是如何随着政治民主化进程而演变。 第三章以“经济决定伦理”作为切入点,主要通过说明伦理观随着生产力和经济关系、经济体制而变迁,藉此证明公德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中经济关系带来的人际交往范围的扩大、突破“亲情圈”的要求,是经济发展带来的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社会公共生活发达的需要。 第四章探讨了社会心理和文化认同对学校教育“新民德”的重要作用,此乃因为整个社会的思想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是学校教育“新民德”的养料。 第五章在对学校教育“新民德”的世纪进程进行概括的基础上,通过对率先步入现代化行列的西欧和美国、以及后继步入现代化行列的日本,这些公德水平相对较高国家的社会公德建设的观照,来反思我国“新民德”世纪历程。
其他文献
关中大地是秦岭和黄土高原怀抱之中一片肥沃的土地。东西长400公里,南北宽100公里,号称“八百里秦川”。这里是我国历史上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曾是我国历史上十三个王朝京畿重地
学位
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的理论与技术,建立安静和递增运动负荷训练后大鼠心室肌蛋白质组的差异性表达图谱,初步筛选出对运动应激具有重要意义的心室肌目标蛋白质,从蛋白质组学定量
社会事件的发生会对社会许多领域产生影响。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观念等会受到社会事件的影响。但是,他们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常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社会事件的
字词识别和面孔识别都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功能,探讨二者是否存在不同的加工模块和神经机制,是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所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研究采用视觉事件相关电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