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SPT)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实验室检查、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于2010年2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32例SP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诊断均经过术前穿刺、术中病理或术后病理结果证实,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特点、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结果1.32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28例,男女比为1:7,女性患者平均年龄29.0±14.16岁,男性患者平均年龄31±13.64岁,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低于男性患者平均年龄。2.肿瘤大多数为单发,边界清,最小直径1.5cm,最大直径12.1cm,平均直径5.4cm,多为囊实性。肿瘤可位于胰腺的头部、颈部、体部和尾部,大多位于胰腺尾部。3.患者临床表现大多无明显症状,而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和腹部包块。4.术前实验室检查各肿瘤标记物几乎均为阴性,故肿瘤标记物对SPT诊断无特异性。5.影像学检查32例均行CT检查,27例报告为SPT,准确率为84.4%(27/32),12例行MRI检查,9例报告为SPT,准确率75%(9/12)。CT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6例,术中快速冰冻4例,准确率100%。6.免疫组化中:AAT阳性率100%,CD56阳性率100%,Vimentin阳性率96%,β-catenin阳性率95%,CD10阳性率90%,Cg A阴性率88%,Ki-67≤5%阳性率87%,PR阳性率83%,Syn阳性率78%,CK阳性率74%,CD99阳性率71%,CD34阳性率57%,NSE阳性率50%,可用于诊断SPT。7.32例SPT患者中30例行手术治疗,胰腺肿瘤切除术7例,胰体尾切除术3例,胰体尾(胰尾)+脾脏切除术1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剖腹探查术1例。1例发现时已有肝脏多发转移,无法手术,1例为肿瘤自发性破裂出血,行抗休克及止血等保守治疗。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胰腺假性囊肿和胰瘘,平均住院天数22.5天。术后1例失访,其余31例随访6个月至84个月,无死亡病例,无肿瘤新发及转移。结论1.SPT为好发于年轻女性的少见的胰腺低度恶性肿瘤,虽低度恶性,但仍有远处脏器转移及周围器官侵犯。2.SPT无特异的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腹痛、腹部包块。3.肿瘤标记物对术前诊断无特异性。4.CT及MRI对SPT术前诊断有重要意义,并能对肿瘤的大小、数量、部位、周围有无侵犯提供详细的信息,术前穿刺病理或术中病理结合影像学检查可指导手术方式的选择。5.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后患者预后好,生存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