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囊混浊相关论文
研究背景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广泛应用于治疗白内障的术式,具有安全、有效、恢复时间短等优点,但术后最常见的并发......
目的; 开发新型表面修饰人工晶状体,以减少后囊混浊.方法: 13只猕猴分3组,分别植入PMMA IOL、Pharmacia HSM IOL、氟-肝素表面修饰......
目的探讨纤维连接蛋白、Ⅰ型胶原蛋白对晶状体上皮细胞粘附的影响,研究Arg-Gly-Asp-Ser(RGDS)肽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与基质蛋白粘附......
目的研究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囊膜中的成分.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研究白内障术中取出的患者晶状体囊膜的成分.结果Ⅳ型胶原、层粘蛋......
目的观察自动平衡灌注系统摘出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效果。方法 36例40眼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用平衡灌注系统摘出并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
目的: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3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植入PMMA硬性或Silicone折叠式人工晶......
目的 :使白内障手术后患者既可以获得良好的远程视力 ,同时又能获得较好的中程、近程视力。方法 :在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目的 :评价透明晶体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对 32例 5 8眼高度近视行透明晶体超声乳化摘......
后囊混浊是目前白内障术后导致视力下降的最主要并发症之一,它的病理学特征除了Soemmering环和Elschnig珍珠样小体外,还形成后囊纤......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兔晶状体上皮细胞(RLECs)移行性和黏附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筛选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药物。方法 于......
目的:评价使用超声乳化行透明晶状体摘除和植入折叠人工晶状体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预测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5例80只眼行透明角膜......
观察白内障术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光凝治疗效果及光凝后的远期复明效果 ,探讨光凝治疗的时机 ,影响光凝的因素。方法 :对我院 5年......
目的:探讨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 with a giant tear,简称RDWGT)的手术方法及术后皮质激素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
由于无缝线隧道切口在降低角膜散光、维持前房、减轻术后反应、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等方面的诸多优点 ,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运用到二期......
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因其具有更小的切口、更轻的反应、更少的散光、更快的视力恢复已逐渐被公认为超声乳化的标准......
目的 分析表麻下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方法表麻下在颞侧角膜缘做一深0.3mm,长3.2mm,宽1.75mm的隧......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通过光敏剂进入体内受到适当波长光的激发产生一系列光化学毒性效应,生成中间活性物质,与......
目的:探讨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房水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与后发性白内障的关系.方法:28只兔均行白......
白内障是世界各国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的后囊混浊是导致远期视力下降的最主要的并发症.尽管近几年来随着手术......
例1 毛× 男 30岁 因双眼视力反复下降5年,加重半年,以白塞氏病,双眼并发性白内障收入院,入院时眼部炎症已稳定近3个月,右眼视力0.......
目的:研究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系......
白内障囊外摘除(含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最有效的白内障治疗手段,然而,术后后囊混浊(posterior capsule opacif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