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外侧韧带损伤的股骨后髁形态学的初步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ff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影像学资料定量地测量并描绘股骨后髁形态特征和评估膝关节前外侧韧带(ALL)损伤,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地筛选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41例急性ALL损伤的膝关节作为损伤组,并匹配41例膝关节作为对照组。所有的受试者均有膝关节完整的影像资料,利用其CT图像定量地测量两组的膝关节形态学参数,包括髁总宽度(MLW)、内侧后髁宽度(MPCW)、外侧后髁宽度(LPCW)、外侧髁长度(LCL)、内侧髁长度(MCL)、外侧后髁长度(LPCL)、内侧后髁长度(MPCL)、内侧后髁高度(MPCH)、外侧后髁高度(LPCH)。另计算后髁宽度(LPCW/MLW、MPCW/MLW)和长度(LPCL/LCL、MPCL/MCL)比值使得个体差异最小化。统计分析两组各参数之间的差异。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各测量值之间的一致性。结果:观察者中以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很强(ICC均>0.80)。两组间后髁形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损伤组(1)宽度:ALL损伤组MLW大于对照组(P=0.042),LPCW/MLW和MPCW/MLW低于对照组(P<0.05);(2)长度:ALL损伤组MCL、MPCL和LCL大于对照组(P<0.05),LPCL/LCL低于对照组(P<0.001);(3)高度:两组间内、外侧后髁高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L损伤组的内侧股骨后髁更窄,外侧股骨后髁更窄更短,ALL损伤与股骨后髁形态特征存在关联,更短小的外侧后髁通过改变膝关节的内部运动而增加ALL损伤的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急性期常并发大脑半球肿胀(global cerebral edema,GCE)。目前,对GCE的鉴别主要依靠定性方法。由于定量方法的缺乏,限制了对其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建立一种精确的脑体积(brain volume,BV)测量方法,并通过此定量方法比较aSAH急性期发生GCE与未发生GCE患者的
目的:BTNL9为嗜乳脂样蛋白家族的一员,既往研究证实其在多种癌症中表达下调且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发挥了抑癌作用,但BTNL9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BTNL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提取的RNA序列和临床数据,分析BTNL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初步探究Ki-67与胃癌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多种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Ki-67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TNM分期系统进行补充,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分层,指导治疗。方法:连续纳入在医院诊断为胃腺癌的患者,共90例。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Ki-67进行测定。利用生存分析研究Ki-67及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理参数与患者5年总体生存(OS)率的关系。并运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评估两种模型对患者生存的预测
简单、灵敏、特异地检测BCR-ABL1m RNA的转录水平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通过整合高效指数转录技术和拥有优越催化性能的DNA嫁接Hemin的新型荧光生物传感方法,用于灵敏和特异的BCR-ABL1m RNA检测。靶标BCR-ABL1m RNA的存在触发指数转录,产生大量单链RNA产物。它们可以特异性地与环状双标记血红素(DL
Cas12a因其靶标触发的协同反式剪切活性在DNA传感领域显露出强大的应用潜能,对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和辅助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其对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的探针的剪切效率尚不清楚。本课题拟通过使用金纳米(AuNPs)和氧化石墨烯(GO)两种纳米材料设计类比实验来探索Cas12a系统在纳米材料表面的剪切情况。基于以上探究结果构建一种新型高灵敏的核酸检测新策略。本文使用AuNPs和GO作为纳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SERPIN肽酶抑制剂,clade A,member 3(SERPINA3)是一种与肿瘤进展相关的潜在标志物,提示SERPINA3与肿瘤的恶性表型有关。然而,目前SERPINA3在乳腺癌(BC)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尚未明确。方法我们从不同的数据库中下载了SERPINA3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并用免疫组化染色(IHC)检测SERPINA3的表达。我们最后选取了侵袭能力强的三阴性乳
目的:探讨基于MRI-T2WI单序列影像组学方法鉴别类风湿关节(rheumatoid arthritis,RA)和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的可行性,比较常见不同特征选择方法构建组学模型鉴别诊断效能,确定最佳特征选择方法,筛选重要组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综合确诊的RA患者81个关节和GA患者61个关节的MRI图像,结合增强MRI在T2WI/FS图像手动勾画3个滑膜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人群舌动脉的解剖位置,观察不同体重指数、身高、体重与舌长、舌宽、双侧舌动脉间距及舌动脉深度是否有相关性,从而于术中估计舌动脉位置,指导手术。方法:随机选取于我院行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CTA)检查的314例受试者,将受试者按照不同BMI值分为4组。分别测量受试者舌长、舌宽及各测量点的双侧舌动脉间距、舌动脉深度,比
目的探讨晚期NSCLC患者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临床资料与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相关性。同时探究EGFR基因突变状态对PET/CT代谢参数评估晚期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并有EGFR基因突变检测结果的109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肿瘤的PET/C
目的探讨线样环形强化征在脓肿及原发性伴囊变坏死性肿瘤中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随访证实的脓肿及原发性伴囊变坏死性肿瘤的CT影像学资料112例及相关病理图片93例,统计线样环形强化征在2种病变中的出现率,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73例脓肿和39例原发性伴囊变坏死性肿瘤中,出现线样环形强化征者分别为65例(89.0%)和2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