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PINA3过表达促进三阴性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1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SERPIN肽酶抑制剂,clade A,member 3(SERPINA3)是一种与肿瘤进展相关的潜在标志物,提示SERPINA3与肿瘤的恶性表型有关。然而,目前SERPINA3在乳腺癌(BC)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尚未明确。方法我们从不同的数据库中下载了SERPINA3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数据,并用免疫组化染色(IHC)检测SERPINA3的表达。我们最后选取了侵袭能力强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株(MDA-MB-231、BT549和MDA-MB-436)来检测SERPINA3的表达和功能。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实验用来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和细胞存活率。结果SERPINA3在乳腺癌组织中上调。功能分析表明,SERPINA3的过表达显著促进了细胞增殖以及TNB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敲除SERPINA3得到相反的结果。这些由SERPINA3过表达引起的结果也在非TNBC细胞系中得到证实。SERPINA3的过表达上调EMT标记物和EZH2显著增强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此外,SERPINA3的过表达降低了TNBC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结论SERPINA3可调节TNBC细胞的迁移、侵袭和EMT,同时,SERPINA3的表达增加可导致TNBC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我们发现它是调节乳腺癌的进展所必需的,并且可能是乳腺癌临床治疗的关键靶点。
其他文献
背景:食管癌是世界上常见的致死性肿瘤之一。大量研究证实整联蛋白α2(ITGA2)在恶性肿瘤中发挥促癌作用,ITGA2过表达在促进肿瘤增殖、侵袭、迁移、血管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且是肿瘤的不良预后因子。ITGA2对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ITGA2在体内外对ESCC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潜在的作用机制,并评估ITGA2成为ESCC新的治疗
背景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与结直肠癌转移灶的产生有密切联系;多项研究表明CTCs数量、检出率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分期等各种病理参数密切相关,而肿瘤细胞可能发生上皮间质转化,产生间质型CTCs及混合型CTCs,但既往大多CTCs检测方法只能检测上皮性CTCs,存在一定局限性;其中代表性的Cell Search系统阳性检出率在50%以下;且C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PATs也称ZDHHC蛋白家族,催化蛋白质发生翻译后棕榈酰化修饰,参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过程,但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中缺乏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观察棕榈酰基转移酶3(ZDHHC3)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接着探讨ZDHHC3在β-石竹烯保护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从而为寻找新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环节和药物
目的:肿瘤免疫是肿瘤发生和进展的重要特征,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是肺癌微环境中高表达的具有促肿瘤活性的免疫细胞因子。研究表明白介素-1α(IL-1α)上调了肿瘤微环境中TSLP的表达,而TSLP通过上调Bcl-2水平来促肿瘤进展。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TSLP在肺腺癌(LAC)患者血清中的浓度及临床意义。同时检测肺腺癌患者血清Bcl-2和IL-1α浓度,探索其在肺腺癌患者血清水平及TSLP
背景:Epsin是一种衔接子蛋白,参与细胞内吞过程。在Epsin的家族成员中,对于Epsin 3(EPN3)的研究相对较少。现已证明EPN3与细胞衰老、凋亡和癌症转移等密切相关,但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EPN3表达水平变化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增殖、凋亡的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1)为探讨EPN3的表达水平和乳腺癌的关系。本研究利用在线GEPIA分析EPN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使用
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急性期常并发大脑半球肿胀(global cerebral edema,GCE)。目前,对GCE的鉴别主要依靠定性方法。由于定量方法的缺乏,限制了对其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建立一种精确的脑体积(brain volume,BV)测量方法,并通过此定量方法比较aSAH急性期发生GCE与未发生GCE患者的
目的:BTNL9为嗜乳脂样蛋白家族的一员,既往研究证实其在多种癌症中表达下调且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发挥了抑癌作用,但BTNL9在乳腺癌中的生物学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BTNL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生物学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提取的RNA序列和临床数据,分析BTNL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初步探究Ki-67与胃癌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多种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Ki-67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TNM分期系统进行补充,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分层,指导治疗。方法:连续纳入在医院诊断为胃腺癌的患者,共90例。利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Ki-67进行测定。利用生存分析研究Ki-67及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理参数与患者5年总体生存(OS)率的关系。并运用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评估两种模型对患者生存的预测
简单、灵敏、特异地检测BCR-ABL1m RNA的转录水平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种通过整合高效指数转录技术和拥有优越催化性能的DNA嫁接Hemin的新型荧光生物传感方法,用于灵敏和特异的BCR-ABL1m RNA检测。靶标BCR-ABL1m RNA的存在触发指数转录,产生大量单链RNA产物。它们可以特异性地与环状双标记血红素(DL
Cas12a因其靶标触发的协同反式剪切活性在DNA传感领域显露出强大的应用潜能,对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和辅助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其对纳米材料表面修饰的探针的剪切效率尚不清楚。本课题拟通过使用金纳米(AuNPs)和氧化石墨烯(GO)两种纳米材料设计类比实验来探索Cas12a系统在纳米材料表面的剪切情况。基于以上探究结果构建一种新型高灵敏的核酸检测新策略。本文使用AuNPs和GO作为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