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民歌新古典”是当代作曲家栾凯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全新的民族声乐作品风格。近年来“民歌新古典”作品不断涌现,其中许多作品被编入高等音乐院校声乐作品集,成为音乐院校教学的保留曲目,更有不少作品被指定为全国声乐比赛的参赛作品,同时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喜爱与好评。本研究以“栾凯‘民歌新古典’作品审美内涵研究”为题,全文旨在通过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理念结合音乐本体对栾凯“民歌新古典”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歌新古典”是当代作曲家栾凯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创立的一种全新的民族声乐作品风格。近年来“民歌新古典”作品不断涌现,其中许多作品被编入高等音乐院校声乐作品集,成为音乐院校教学的保留曲目,更有不少作品被指定为全国声乐比赛的参赛作品,同时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喜爱与好评。本研究以“栾凯‘民歌新古典’作品审美内涵研究”为题,全文旨在通过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理念结合音乐本体对栾凯“民歌新古典”作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歌词、旋律、伴奏、演唱等方面分别剖析“民歌新古典”作品的本体审美特征,在“本质论”中探讨“民歌新古典”作品艺术美的内在构成因素和内在规律,深层次总结“民歌新古典”的审美内涵。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对本论文的选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等进行总述。第一章是背景介绍部分,对栾凯个人创作成长经历和“民歌新古典”及“民歌新古典”的三层创作境界进行简要的介绍。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以“民歌新古典”的三层创作境界对应三层审美境界,结合音乐本体逐一阐述:其中第二章主要从词曲融合方面阐述了“民歌新古典”作品蕴含的自然美,即达到“动听”这一审美境界的基本要求。歌曲旋律与歌词的融合、结构发展与歌词结构的融合,使得词曲相融相生,协调自然而有规律的发展衍生,充分体现了“和谐适度”的自然之美。这种自然之美是作品最终呈现舒适悦耳的美的享受的基本前提,也是作品表情达意、营造意境、感染听者的基本前提;第三章分别从歌词和音乐(旋律和伴奏)两方面论述“民歌新古典”的意境创设。“民歌新古典”作品通过情景交融的诗美意境、古韵今唱的诗意时空、流动起伏的旋律线条和交相辉映的钢琴伴奏,在虚实之间引发了人们的想象力,牵引着人们的思绪情感,塑造了歌曲延绵不绝的悠长意境;第四章则重点从演唱的角度论述了“化人”境界的最终达成。音乐本体涵盖的所有美的构成最终要在演唱中呈现,“气韵生动”的生命之美是在时间的不间断流动中、音势的起伏运动中、词句的字字串联中和音韵的巧妙游走中展现的。要充分表现作品的情思韵味以达“化人”,从整体到细节,气、势、韵、情缺一不可。第五章是本研究的启示,“民歌新古典”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它所传达的审美内涵更是对中国传统音乐审美思想的延续。好的创新要沿着传统的脉络发展,好的传承应深入传统,充分发挥“情”的作用和感染力。希望通过笔者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深化丰富“民歌新古典”的理论内涵,给予同样衷爱“民歌新古典”的演唱者以启发和借鉴,也希望本研究能够对传统音乐的传承创新有一些启发,促进“民歌新古典”以及更多优秀的民族声乐体裁的发展。
其他文献
异种金属的复合工艺往往会受到材料物理特性如熔点、线收缩率以及铸件尺寸和形状的制约。在复合轧辊的生产制造中,当工作层材质选用铸铁、芯部材质选用铸钢时,复合轧辊的结合区常常会因为应力、偏析、夹杂等原因导致复合不均匀甚至复合失败。本文针对铸钢/铸铁复合轧辊的成型问题,提出低熔点过渡层,结合堆焊、电磁感应加热和双金属固-液复合技术,研发出了双金属铸/焊复合工艺,优化了该工艺过程中的堆焊工艺参数、电磁感应加
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也是现代水文勘测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就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论述了信息技术在水文勘测中的重要性,客观地分析其既存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提升信息技术水文勘测的应用实效,也为信息技术的水文勘测提供相应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水文勘测是综合性的工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勘测并非易事,在引入信息技术,对比传统的水文勘测,其勘
黍离主题诗歌创作是清初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事物衰亡代谢所附着的社会审美心理经验,催生了有识之士悼往伤今的文化传统。感性的观物体验与理性的盛衰之思交相融合,展现了历代文人心忧社会变迁、社稷存亡的历史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论文即以清初苏州府诗歌中的黍离主题为研究对象,探究彼时黍离主题的情感内涵、文化意蕴、主题新变及其影响。具体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章,清初苏州府诗歌黍离主题创作的生成语境及创作辑考
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简称ABCD+I)为底层技术推动的数字经济正在给全人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然而,数字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以数字技术的有效使用为前提条件,否则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三次峰会发表的题为《登高望远,牢牢把握世界经济正确方向》讲话时指出,“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关注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阶段需要以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一国的技术创新来源于国内研发和国际技术溢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加强同世界创新合作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义。当前,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方式,为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供
“赛博格(Cyborg)”即“控制论有机体(Cybemetic Organism)”,中文译名“义体人类”,原指人类肌体与电子机械的融合系统,现已延展为模糊了物种与技术之边界的事物及现象。生物工程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赋予人类进行自我审视的崭新方式,从本质上模糊了人类与机器、动物甚至自然的界限。20世纪80年代是动荡与更迭并存的特殊时期,也是科幻小说类型化写作的转型阶段,自“赛博格”从科学幻想逐
古希腊伊始,“城市”一直都是西方小说中频繁出现的空间。工业革命以后,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巨大变革,巴黎、伦敦、彼得堡等大型城市纷纷出现,城市成为人们进行日常活动的主要空间,这一变革随之影响到文学的书写。在19世纪的西方小说中,监狱、法庭、教堂、街道、学校等城市单元随处可见,这些空间不仅是小说故事发生的容器,还是一个个富有表征含义的场域。从空间理论重新审视19世纪西方小说,不同于惯常用“典型人物”、
随着世界政治关系日趋复杂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正在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社会发展对本科生综合能力及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生全球素养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中理解全球议题以及处理复杂事物的必备能力,主要包括全球化认知、全球化技能、全球化态度三个核心维度。对本科生全球素养的研究,可以为高等教育在培养学生全球素养方面提供思路,使之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趋势,服务于社会对本科人才发展
风险和收益的关系一直是金融理论的核心。传统的金融学理论认为,影响资产均衡价格的因素只包括系统性风险,股票特质波动率和预期收益无关。然而,近年的研究发现,股市之中存在着特质波动率和预期收益率负相关的异象,即“特质波动率之谜”。“特质波动率之谜”这一市场异象被发现后,较多的研究集中在该异象的驱动因素和形成机制上,然而目前依然未对此形成一致意见,并且已有因素对特质波动率之谜的解释力度较低。在一个有效的金
本文研究了供应链合作广告中制造商和经销商的委托代理关系。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合作广告是重要方式之一。供应链合作广告过程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制造商如何有效激励经销商开展合作广告?经销商之间存在复杂的竞争关系,竞争如何影响供应链成员的广告决策?一个经销商同时经销若干不同品牌的产品,一个制造商同时委托多个经销商销售自己的产品,这种供应链成员间相互交错的委托代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