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女留学生参政研究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妇女问题历来都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是历朝历代政权统治阶级都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女性一直处于被压迫的地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国门洞开,随着西方“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发生一系列变化,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妇女,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对象,妇女的地位以及权利的保障,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所在。鸦片战争以后,教会女学在中国的创立首先突破了中国传统的女子教育模式。甲午战后,随着清末新政的实施以及一些有识之士的推动,全社会掀起了兴办女学的热潮,与此同时,女子留学也同步兴起,使近代中国出现一批具有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女留学生。为争取妇女参政、实现男女平权,她们与国内知识女性以及众多有识之士,在20世纪初的中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妇女参政运动,从领导者到组织者再到宣传者,女留学生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妇女参政进行坚持不懈的抗争和努力,对整个中国社会变革起到巨大的影响。在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以及国民政府时期,女留学生为争取妇女参政、实现男女平等展开一次又一次艰苦卓绝的斗争,使得各届民国政府只得顺应时代形势及呼声,不断修改宪法及法律,中国女性的参政权逐渐得到民国法律在形式上的认可。民国时期的女性参政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成熟的实践过程,女留学生在参政运动的组织和参与过程中,由自发性向组织性不断演进,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相对较高,并且始终高扬妇女解放和男女平等的旗帜。女留学生是近代中国具有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新生力量,她们是近代女性教育的精英阶层,具有学贯中西、兼容古今的知识结构和思考模式;她们是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领军人物,是参政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她们是近代救亡运动的女界先驱,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以实际行动证明男女平等的正义。但我们也应看到,女留学生在推动女性参政的进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及制约因素。女留学生代表的是女性群体中的知识女性阶层,相对于占据中国大多数的普通农工妇女来说,知识女性依然凤毛麟角,其参政模式具有非常明显的男性特色;整个民国时期,女性参政比例依然较低,这与民国法律的局限、封建传统文化的压制以及女性意识觉醒的不平衡性密切相关,导致民国女性的法律地位和参政水平远没有达到法律条文中所赋予的程度。从女性现代化角度来看,以女留学生为代表的知识女性走向社会政治舞台,标志着女性这一名词从家庭角色到社会角色的转变,促进了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法律地位的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女性的人格独立和自由发展;从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来看,女留学生亦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并不断促进民主政治进程的深化和发展。然而,女性参政权的保障及实施依然存在缺陷和不足,女性参政之路依然困难重重,任重而道远。因此,只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和和社会文明不断提升,女性参政才能获得更有力的政策和法律保障。
其他文献
文章从小说叙事学的角度,分析了废名小说的叙事策略以及佛教禅宗与废名创作的关系。从叙事框架、意象、文体三方面解读废名独特的生命哲学以及深厚的宗教意蕴
目的:根据前期试验结果及以往研究,我们假设:β-arrestinl可促进STAT3的修饰,这种修饰的增强对神经胶质瘤的增殖起到重要影响。本研究确认了β-arrestinl对STAT3修饰的影响,探
识别"环境-植物-人体"体系中重金属的来源及迁移途径,可以为重金属污染控制及污染治理提供参考和依据。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目前中国环境重金属污染引发的各类问题,
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少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预
手势跟踪被引入人机交互等领域,更加符合人类的行为习惯,加上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三维动画、医疗康复等技术的发展也为手势跟踪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手部关节具有很多自由度、手部运动多变、手部自遮挡等问题,精确鲁棒的手势跟踪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本文将生成方法与判别方法相结合,以手势深度图像作为输入,基于手部关节初步估计和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
<正> 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必修的演示实验95个,分组实验14个,分布于教材各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处,实验的直观性、可见度和准确性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该章节知识的理解有着举
近年来,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流动人口以及流动儿童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各级各类社会机构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也日益增多,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也相应地不断增多
科普文本作为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其翻译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读者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针对科普文本的具体特点,本文以《世界自然保护》杂志文章中内容翻译为
实验课程体系建设是实验教学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针对新建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现状,对实验课程体系进行了建设,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