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运行,配电系统由传统的“网-荷”二元结构逐步转变为“源-网-荷”三元结构,传统配电系统演变成主动配电系统。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分布式电源的并网运行,配电系统由传统的“网-荷”二元结构逐步转变为“源-网-荷”三元结构,传统配电系统演变成主动配电系统。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接入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主动性,提高了主动配电系统的调控能力。但是,对电网来说,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接入,使整个配电系统中包含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的电源,会加剧电网电压的频繁波动,对电网产生冲击,造成电能质量变差、电网运行稳定性降低等问题。对“源-网-荷”的全面感知是实现主动配电系统主动控制、主动管理和主动服务的基础。状态估计是主动配电系统态势感知的基本工具,对主动配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传统电力系统状态估计是对稳态条件下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估计,属于静态估计,在含有动态分布式电源的主动配电系统不再适用,亟需一种适合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联合估计的状态估计方法对主动配电系统整体进行感知。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含有蓄电池储能系统的主动配电系统的状态估计,从蓄电池储能系统模型、系统状态估计方法以及蓄电池储能系统并网估计模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致力于弥合动态系统与静态系统联合状态估计的鸿沟。本文首先对储能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蓄电池储能系统进行了建模,在对所建模型进行了参数辨识的基础上验证了蓄电池储能系统模型的正确性。其次,考虑到迭代扩展卡尔曼滤波校正阶段与加权最小二乘回归的等价性,提出了一种状态估计方法,联合估计配电系统的静态变量和动态变量,其中包括电荷状态(State of Charge,SOC),再搭建了以蓄电池为储能单元的储能系统并网等效模型,推导了蓄电池储能系统的状态转移方程和量测方程,联合了配电系统的量测方程进行了联合状态估计,并且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主动配电系统的不良数据检测、识别和校正的方法。最后,选取IEEE 33节点配电系统,将蓄电池储能模型在节点中进行接入,对含有蓄电池储能系统并网结构的主动配电系统进行估计。从本文所搭建模型的仿真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该联合估计框架含有蓄电池储能系统并网结构的主动配电系统的整体状态估计精度,同时具备了良好的不良数据检测及处理能力,为整个系统提供了全面的态势感知,也为后期分布式能源大规模并网稳定运行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理和产量表型相关遗传研究对高产稳产新品种改良具有重要指导价值。为解析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与转运遗传特性,发掘穗数调控相关基因位点,本研究设立两个试验。一是以近20年来北部冬麦区主要推广的7个品种(京冬8号、轮选987、京冬17、农大211、中麦175、中麦816和中麦1062)为材料,研究品种间生长发育的群体生理动态、不同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与转运及其
随着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沥青混合料细观数值仿真被广泛用于沥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分析与预测。精确构建混合料细观模型是进行可靠仿真的前提,其中,作为混合料占比最
利用云南最新的近46年降水与气温资料进行线性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近46年来云南年平均降水量是趋于减少的,其中夏季降水量减少较为明显,减少率为4.5mm/10a,且夏季降水在1971
目的:K-ras基因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中最常发生突变的基因,其中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是K-ras G12D点突变(K-ras G12DM)。K-ras基因的突变状态被认为是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诊断和靶向药物疗效评估的关键性指标。考虑到现有检测手段存在的一些缺陷,如灵敏度和特异性有限、操作程序复杂、仪器设备昂贵等,本研究拟构建一种灵敏、高效的电化学传感器用于低丰度突变标志物的检测,为相关
目的: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arkinson’s disease,PDMCI)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最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其发生率高达18%-55%,然而PDMCI的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微血管损伤和脑血流低灌共同参与PDMCI的发生和发展,但其具体分子调控机制不明。研究表明,轴突生长抑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循环寿命长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储能器件之一。目前商业化石墨负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比容量为372m Ah/g)难以满足新一代储能设备对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成人重症肺炎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重医一院RICU合并感染性休克的重症肺炎病例68例,其中休克前测定PCT者55例(54例死亡),休克后测定PCT者52例(49例死亡)。分析比较患者休克前后的血清PCT水平差异,计算PCT的灵敏度、特异度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同时分别以1天内、3天内、7天内的死亡组与相应期限未
北方白菜型冬油菜具有优异抗寒性,是我国北方寒区唯一可越冬的冬油菜类型,研究发现,生长缓慢,根系发达,生长锥凹、苗期匍匐生长等植物学性状与抗寒密切相关。大量试验结果表明,生长锥表现为凹陷的品种抗寒性远远强于生长锥凸起的品种,由此推测抗寒性不同的品种的生长锥形态特征的调控机制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挑选与生长锥调控相关且与实验室转录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的6个基因,定量分析其在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生长锥中的
BCR-ABL1融合基因作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重要分子标志物,检测其表达水平对CML的早期诊断、疗效监测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BCR-ABL1融合基因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实时定量PCR、荧光原位杂交、流式细胞术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操作复杂、耗时长且难以实现床旁检测等缺陷。因此,发展一种灵敏、快速、简便的BCR-ABL1融合基因检测新方法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研究基于靶物质诱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安全生产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小麦真菌病害一直是制约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其中,小麦条锈病是影响我国小麦生产的最严重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