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观察针刺风池、率谷等经穴治疗偏头痛的远期疗效,进一步证实经穴效应特异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偏头痛受试者分为A组(循经取穴组)、B组(非经非穴组)和C组(等待治疗组),治疗组均予电针治疗30分钟,每组穴位与非经非穴点取单侧,左右交替使用,每日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共治疗4个疗程,研究周期共为28周;记录三组偏头痛受试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4周、8周、12周、16周、20周随访的偏头痛积分、VAS评分、头痛强度以及治疗前和治疗结束的SAS评分和SDS评分。结果:1、偏头痛积分:与治疗前、B组、C组比较,A组治疗结束及随访各时点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C组比较,B组只有在治疗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VAS评分:与治疗前、B组、C组比较,A组治疗结束及随访各时点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C组比较,B组只有在治疗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头痛强度:与治疗前、B组、C组比较,A组治疗结束及随访各时相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C组比较,B组只有在治疗结束及4周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SAS评分和SD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A组和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C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针刺风池、率谷等经穴治疗偏头痛的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确切。2、针刺风池、率谷等经穴治疗偏头痛进一步证明了经穴效应具有有效性、持续性、特异性等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