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penFresco的远程协同试验方法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试验在结构工程与地震工程研究领域,均占有相当重要的角色,在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地震机制和结构抗震性能的复杂性,以及结构工程技术的日益复杂,都使结构试验面临更大的挑战—复杂化、大型化、实时化,这样使得要完成试验就要进行试验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计算机的普及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远程协同结构试验正是基于这种情况提出的,是目前国际土木工程界研究的热点前沿课题。目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了基于OpenFresco的远程协同试验系统,搭建了一个网络协议平台,并将数值模拟程序以及试验控制系统整合在一起。其中,数值模拟程序采用了OpenSees专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本文从应用的层面上对OpenSees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基于刚度法和柔度法的非线性梁柱单元以及纤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详细阐述,对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为拟进行的远程协同试验建立了理论模型。OpenFresco远程协同试验系统将数值模拟程序与试验控制系统相连,进行网络的混合试验。本文对OpenFresco系统中的试验单元以及试验单元边界条件的模拟,试验设备及其与控制系统的信号变换进行了研究,并对局域网内与互联网内的基于OpenFresco远程协同试验分析方法进行了讨论,探索了OpenFresco远程协同试验系统应用于真实物理试验的可行性。最后,为以后进行真实的基于OpenFresco的网络协同试验,本文利用加入了基于Matlab图形处理环境的有限元分析程序OpenSees Navigator,对实验室的三层钢框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局域网内的基于OpenFresco的远程协同试验仿真,通过与真实试验的对比,验证了分析程序的合理性及可靠性,为进行下一步的理论分析和真实的远程协同试验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本文为了了解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框架中的受力性能和特点,通过对两榀缓粘结预应力框架、一榀有粘结预应力框架的试验对比研究,分析了结构在承载力,荷载挠度关系,裂缝开展,内力重分
复合地基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地基处理技术之一,随着对地基处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复合地基处理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刚性桩复合地基就是用钢筋混凝土桩、素混凝土桩或高标号
预应力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和构件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以其诸多优点已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在实际工程中,绝大多数钢筋混凝土构件往往同时承受压、弯、剪、扭
目前,行业内大多使用普通砂浆、单掺聚合物或者纤维砂浆进行修补加固。但是,这些修补加固材料大多存在一些缺陷,如粘结力、抗裂性及耐久性等性能仍有不足,难以满足工程需求。
逆作法桩筏基础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基础形式。与普通桩筏基础相比,该法能有效利用天然地基承载力,具有造价低廉、节省工期、施工设备轻便等较多优点,在一些特定场地具有显著
近年来,各地相继出现了许多建造在高层建筑屋顶上的钢结构塔楼,然而震害资料表明:在遭遇强烈地震时,高层建筑顶部突出的钢塔楼的地震加速度往往经过主体结构放大许多,其所受
在世界范围内超高层建筑的建设热潮中,建筑物的高度不断被突破,可以预见,千米级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即将在我国提上议事日程。已有研究表明,对数百米级超高层建筑(600米以下)而
介绍了新的抗震设计规范(2001-07-20发布,2002-01-01实施)中场地类别划分和地震影响系数的有关内容,结合一些文献指出其中一些不相协调之处:1)不同类别场地地震影响系数幅值相同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活动带之间,据史料记载,几乎各省都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更多大型建设项目开始不断出现。为保证这些建设项目在地震作用下
近年来,由于地铁交通的迅猛发展,有时地铁不可避免的靠近已有建筑物,甚至在建筑物正下方穿过;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振动的要求更严格。因此,地铁所致环境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