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城市生活品质的提升,城市游憩空间边界的开放性呈趋势化要求,“边界柔化设计”是实现开放性的有效手段之一,一方面可增加公园内外间的可交流界面,同时可激活封闭性边界空间游憩功能,在带状公园中,这一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带状公园”是指沿城市道路、城墙、水系等,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狭长型绿地。由于狭长的形态,贯穿多个街区,途经不同的城市功能区,边界空间数量庞大,公园宽度距离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公园有效面积受宽度的限制而减少,边界空间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北京市六个古城遗址带状公园是此类的典型,通过对这些公园的边界空间进行量化分析、实地调研,测量、统计出边界柔化形式的具体数据,得出各部分边界类型与整体边界空间的量化关系,运用物质客观因素探讨柔性边界的规律。带状公园途经居民生活区的边界空间设置了广场、健身空间、开敞的高差边界,与居民生活区相邻的边界空间需满足附近居民的娱乐休闲需求,在柔化形式上适合设置多个出入口及广场,运用绿植加以区分空间,多制造开敞空间,避免交通上的阻隔给公园空间带来的消极影响;与商业办公区相邻的公园边界空间赋予了功能性,体现在设置停车场,并利用园路、活动广场及座椅等柔化要素满足休息、疏散人群的功能需求;邻道路的边界空间分两种情况,当与城市干道相邻时,83%的公园边界空间使用植物景观柔和的划分空间,栽植树林为绿色屏障美化城市环境且可以降噪,与生活道路相邻时,公园边界运用不同形式的栏杆,在确保视线通透的情况下满足安全的需求。通过对边界的柔性处理,将各种功能空间、活动联为一体,为城市空间提供良好的活动场所,使边界变为有效的公园面积,而不是无效空间,更好的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