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纺织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安全问题早已引起广泛关注。从最早的甲醛到现在的pH值、重金属、色牢度、杀虫剂、氯苯酚(防腐剂)、邻苯二甲酸酯、有机锡、氯苯/氯甲苯、阻燃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纺织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其安全问题早已引起广泛关注。从最早的甲醛到现在的pH值、重金属、色牢度、杀虫剂、氯苯酚(防腐剂)、邻苯二甲酸酯、有机锡、氯苯/氯甲苯、阻燃剂、可挥发性物质、异味、致敏致癌染料和多环芳烃等项目,生态纺织品的检测项目在不断增多。纺织品在其生产过程中也可能受到丙烯酰胺(AM)污染而危害人体健康。丙烯酰胺是一种准致癌物质和神经毒素,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RAC)认可为人类可疑致癌物,并被列入REACH法规第二批高关注度物质之一,也被列入我国严格限制进出口有毒化学品管理目录。目前,有关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的检测技术的研究很少,涉及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的标准化研究更为鲜见。本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分析测定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的方法,采用水振荡法提取纺织品中的丙烯酰胺,通过反相液相色谱或离子排斥色谱模式进行分离分析;按照国家标准的制定要求进行纺织品中丙烯酰胺检测国家标准的起草、征求意见、审查和报批工作;评定了方法的不确定度;分析了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的来源,通过模拟丙烯酰胺接枝纺织品加工中的洗涤过程,初步研究了接枝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的残留水平。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纺织品中丙烯酰胺检测技术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单,能够达到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的检测要求;按照国家标准的制定要求形成了纺织品中丙烯酰胺检测国家标准报批稿;不确定度来源贡献最大的是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其次是标准溶液配制引入的不确定度;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的主要来源是纺织助剂中残留的丙烯酰胺和丙烯酰胺接枝改性纺织品后残留的丙烯酰胺;提出了B类纺织品中丙烯酰胺的限量为0.5mg/kg。
其他文献
颜真卿是唐朝时期乃至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即博采众长又独具创新,不仅改变了唐初书法家都仿效王羲之书法艺术特色的现象,而且在我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日本、韩
临床中从小儿体质的不同特点入手,在辩证论治选药组方时,注重具有针对性调节改善体质的中药的选用,以提高疗效,取得更加明显的临床效果。
<正> 放翁与唐琬重逢沈园、题《钗头凤》词于园壁的一段哀情故事,最早见之于南宋周密撰的《齐东野语》卷一,惟唐氏所和之词,却不甚了了。近读齐治平著的《陆游》(上海古籍出
国际人权运动的发展、联合国安全观的变化以及国际安全的现实促使冷战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增加了保护人权的新职责。维和行动履行这一职责的活动具有主要采取软性手段以及需要多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经多次提速,规模越来越大,铁路产品的现代化、大型化和复杂化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故障发生后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对轨道交通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一经播出便引发了收视狂潮,共七集的纪录片分别从食材、主食、转化、时间、厨具、味道和土地等方面一一呈现美食之道。高清技术再现了形形色色
我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粮食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中的重点,关系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健康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追溯系统作为保障食品安全的一种有
目的:探讨: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患者介入术前、术后血清MCP-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下肢血管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PAD)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水平及T2D
背景:保留肾单位手术(NSS)因其可最大限度保留肾功能,减少术后慢性肾损伤的发生几率,在肾癌的治疗过程中日正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NSS过程中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为一个普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