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近年来应用非常广泛的水处理技术。它因占地面积小,反应效率高,而受到各界的好评,然而,膜污染始终是影响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效率的主要因素,膜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膜材质的影响,污泥混合液的性质及操作条件的影响等。本文主要研究膜材质的改性,即通过膜表面改性来改善膜污染的影响。本文主要选取聚丙烯微孔滤膜为基础材料,以聚乙烯醇、壳聚糖为改性剂采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对膜材料进行亲水性改性。以表面接触角以及清水膜通量为判断指标,并采用SEM观测膜表面形貌,来判断膜表面的改性情况,同时研究了不同改性膜对活性污泥中混合液过滤时的污染行为。结果表明增大聚乙烯醇浓度、膜孔径,降低涂膜时间、涂膜温度及热处理温度,壳聚糖质量0.5g、聚乙烯醇与壳聚糖浓度比为1、交联剂戊二醛的浓度0.5wt%、热处理时间60min时均可以达到最佳的改性效果,使清水膜通量提高。表面接触角的影响因素中,聚乙烯醇浓度为1.1wt%,壳聚糖质量0.4g,戊二醛浓度0.5wt%,涂膜时间100min,热处理时间20min的时候接触角最小,亲水性最强,而涂膜温度、热处理温度对表面接触角的影响不大。在不同膜的性质对比研究中,发现改性前,基膜表面十分光滑,孔隙率高;改性后,膜的整体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但是膜表面不再光滑,粗糙度增加了,同时膜表面被一些聚合物质包裹,膜孔径也降低了一些,并且其清水膜通量下降,表面接触角下降;改性膜污染后膜孔被堵塞,膜表面被污泥所覆盖,膜污染主要表现为膜表面的滤饼层污染,膜污染后,改性后的膜清水膜通量降低,表面接触角增大,但仍小于改性前的基膜。在对改性膜在活性污泥中过滤的污染行为研究中,可以发现每张膜在进行每个循环之后,其污染程度都越来越严重,影响膜污染的主导因素也各不相同。而对于同一种膜的基膜,膜孔径越大,膜孔越容易被污染物堵塞,从而导致膜通量的衰减。而对于聚丙烯微孔膜和聚偏氟乙烯微孔膜而言,同种膜孔径下,聚丙烯微孔膜更容易被堵塞导致膜通量衰减。微孔膜改性后的堵塞阻比均比基膜的要大,改性膜的膜孔阻力要大于基膜的膜孔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