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平江县2004-2013年不同时间尺度以及平江县不同空间尺度的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运用回归分析预测模型对平江县2015-202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赤字进行了预测。研究结论如下:1、不同时空尺度生态足迹及其特征分析:(1)2004—2013年,平江县人均生态足迹从1.75706926hm2增加到2.28272690hm2,增幅为29.9%。平江县消费结构生态足迹中生物资源消费所占比重最大为88%;其次是能源消费生态足迹占比重为6%,污染物消纳生态足迹占比重为5%,水资源消费生态足迹占比重为1%。2004—2013年人均生态承载力从0.655001023hm2下降到0.630885172hm2;人均生态赤字从1.102068237hm2增加到1.651841728hm2;万元GDP生态足迹从3.774801729hm2/万元降到1.359010084hm2/万元。(2)平江县生态足迹空间分布特征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人均生态足迹的平均值为2.21989784hm2,西部地区为1.66100332hm2,东部地区为0.76651735hm2。(3)近十年来平江县东部地区为生态盈余状态且人均值为0.424407153hm2;中部地区为生态赤字状态且人均值为1.898902764hm2;西部地区为生态赤字状态且人均值为0.977861718hm2。万元GDP生态足迹空间分布特征为中部高,西部次之,东部最低。2、旅游生态足迹时序变化特征:(1)2004—2013年,旅游人均生态足迹从0.058686461hm2增加到0.070294065hm2。在旅游生态足迹中,旅游交通生态足迹占比重最大为73%;其次是旅游餐饮生态足迹占比重为20%;旅游固体废弃物生态足迹占比重为3%;旅游观光生态足迹占比重为1.8%;旅游住宿生态足迹占比重为1%;旅游娱乐生态足迹占比重0.7%;旅游购物生态足迹占比重为0.5%。(2)200,12013年,平江县旅游收入生态足迹从0.850953685hm2/万元增加到1.082917324hm2/万元。3、回归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平江县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赤字将继续上升,至2020年,人均生态足迹将达3.21160hm2,人均生态赤字将达2.82720hm2。根据本文的研究,平江县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旅游业,同时要降低当地生物资源消耗与控制环境污染,加大生态建设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