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时期美苏的人权较量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722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时期,作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首领,美国和苏联除了经济、军事、方面有过长期激烈的对抗之外,它们在人权方面的较量也贯穿了整个冷战时期。本文提出并回答的四大问题构成了文章的四大部分,即冷战时期美苏人权观的不同、美苏人权较量的过程、美苏人权较量的结果、美苏人权较量的实质及影响。第一部分从历史文化渊源和社会制度分析美国和苏联原本就存在的人权观念的差异。美国受到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十分注重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而苏联则接受了列宁、斯大林的人权观,追求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冷战初期美国和苏联按照各自的人权观念在各领域进行了各自的实践,从全面和公平的角度出发,这两个国家在人权方面都有各自的缺陷。第二部分把冷战时期两国在人权方面的较量过程梳理为前奏期、接触期、冲突期和合作期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进行了概述和典型事件分析。《世界人权宣言》、《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人权外交”、“星球大战”计划、日内瓦裁军谈判、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等重要的会议、文件和政策成为美苏人权较量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第三部分概述了这场较量的结果以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总体看来苏联在这场人权的较量中让步较多,美国在较量中基本保持优势和攻势。苏联在对待犹太移民、刑事罪犯、持不同政见者等问题上的做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因为苏联在对外策略、国内外舆论、国家实力上不济于美国,而且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介入是这场较量结束的直接原因。第四部分探究了美苏人权较量的实质和影响,笔者认为这场较量的实质无外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之争。在整个冷战史中看这场人权的较量的影响,虽稍逊色于美苏之间经济和军事的争霸,但是对当时美苏关系和整个冷战格局都产生了深层的影响。
其他文献
成渝经济区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区域早已存在,但作为一个经济区域却一直难以发展,成渝这一对双子星城始终难以融合为一体。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渝两地并没凭借其地理相邻
网络时代背景之下,各行各业的发展要顺应信息发展的趋势,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行业发展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程度。在开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要
随着网上信息量的迅猛增长,用户想快速地从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资源变得十分困难。由于互联网上各个新闻站点的参差不齐,并且各个站点对同一事件报道的角度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评价影像学检查在术前分期的作用,探讨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各种因素为制定胃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