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战时期,作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首领,美国和苏联除了经济、军事、方面有过长期激烈的对抗之外,它们在人权方面的较量也贯穿了整个冷战时期。本文提出并回答的四大问题构成了文章的四大部分,即冷战时期美苏人权观的不同、美苏人权较量的过程、美苏人权较量的结果、美苏人权较量的实质及影响。第一部分从历史文化渊源和社会制度分析美国和苏联原本就存在的人权观念的差异。美国受到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十分注重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而苏联则接受了列宁、斯大林的人权观,追求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冷战初期美国和苏联按照各自的人权观念在各领域进行了各自的实践,从全面和公平的角度出发,这两个国家在人权方面都有各自的缺陷。第二部分把冷战时期两国在人权方面的较量过程梳理为前奏期、接触期、冲突期和合作期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进行了概述和典型事件分析。《世界人权宣言》、《杰克逊·瓦尼克修正案》、《赫尔辛基最后文件》、“人权外交”、“星球大战”计划、日内瓦裁军谈判、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等重要的会议、文件和政策成为美苏人权较量过程中的重要步骤。第三部分概述了这场较量的结果以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总体看来苏联在这场人权的较量中让步较多,美国在较量中基本保持优势和攻势。苏联在对待犹太移民、刑事罪犯、持不同政见者等问题上的做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因为苏联在对外策略、国内外舆论、国家实力上不济于美国,而且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介入是这场较量结束的直接原因。第四部分探究了美苏人权较量的实质和影响,笔者认为这场较量的实质无外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之争。在整个冷战史中看这场人权的较量的影响,虽稍逊色于美苏之间经济和军事的争霸,但是对当时美苏关系和整个冷战格局都产生了深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