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创新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能力,是实现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同时企业研发活动是技术创新最重要、最主要内涵。2007年1月1日,企业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中对企业研发费用(R&D)的会计处理等规定发生很大变化,研发投入由原来的全部“费用化”转变为开发阶段中符合条件的予以“资本化”处理。新准则的目的在于:使企业的研发投入项目能够更客观、真实的反映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同时能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成果,进而提高企业的R&D投入绩效。在新准则颁布实施后,很多学者围绕新准则对企业研发活动及研发投入绩效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本文回顾了R&D相关理论,包括生产要素理论、投入产出理论、产品生命周期与技术创新理论,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对R&D制度变更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本文选取了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前后三年,即新准则实施前(2004-2006年)和新准则实施后(2007-2009年)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共计86家企业,516个样本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包括采掘业、制造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四大行业。本文在实证研究部分,分别按照全样本和分行业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检验新无形资产准则执行期后,企业R&D投入是否上升;以及R&D制度变更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是否不同。 研究结果表明,全样本上市公司在新无形资产准则执行期后,总体上企业的研发强度增大,即企业的研发投入总体上升,《无形资产》准则制度效应初步显现。对于分行业的研究,在选取的四大行业中,采掘业、制造业、信息技术业三大行业的上市公司,在R&D制度变更后,企业的研发强度加大,研发投入增多,而对于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在R&D制度变更后,企业的研发强度反而减小。同时,对于所选取的四大行业中,R&D制度变更对信息技术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即R&D制度变更对信息技术业的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最大。 最后,基于前文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提高R&D准则的可操作性,包括明确研发过程中“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的划分标准;提高“资本化”条件中关于技术可行性和商业可行性的确认。规范企业研发投入信息在年度报告中的披露,包括政府应加强研发投入信息披露的管理;研发支出披露科目应统一化、数据应具体化;研发投入信息的披露频率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