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支穹顶结构设计与施工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hui15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弦支穹顶是由上部单层网壳和下部张拉索杆体系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杂交空间结构,其整体稳定性能较好,施工难度相对较小,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一弦支穹顶结构实际工程为背景,对其结构设计与施工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期进一步推动该种结构形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论文首先阐述了弦支穹顶结构中预应力的相关问题,指出预应力杆件长度误差必将影响结构成型时的预应力分布,并进而影响结构性能。在简述敏感性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蒙特卡罗和正交试验设计两种方法进行了预应力杆件长度误差敏感性分析,并对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做了对比,得出了一些结论。论文接着介绍了弦支穹顶结构施工全过程分析的相关理论。对应实际工程结构,设计制作了缩尺模型,并对两种成型方法、五种施工方案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通过理论和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施工成型全过程理论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并对实际工程的施工提出了若干建议。针对结构断索断杆问题,采用“生死单元”法对一实际结构进行了下部索杆体系各圈环索的破断分析。而后又以缩尺模型为基础,进行了下部各圈索杆体系斜索和竖杆的破断分析以及相应试验研究,在验证结构断索断杆理论分析正确性的同时,较好地了解了结构在局部断索/杆后的性能。考虑到节点设计的重要性,论文还介绍了铸钢节点的特点、分类和相关研究现状,并对实际结构中的典型铸钢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节点合理设计提供了依据。论文最后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大量兴建,大体积非杆系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应力图形法是非杆系结构普遍采用的一种配筋计算方法,它首先求得配筋截面的线性应力分布图形,再根据拉应力图形
人行天桥大多刚度小、阻尼和基频较低,结构偏柔性,且自振频率与人正常活动的频率接近,在人致荷载和其他动力荷载作用下,会产生明显的竖向振动,引起行人的恐慌,TMD作为经典的被动控
学位
本文通过不同楼板形式的砌体结构地震模拟倒塌试验研究以及试验模型的倒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了能否通过增强预制板的整体性来控制砌体结构的倒塌破坏模式;通过对典型砌体结构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研究者已对单自由度非弹性体系的R -μ-T规律做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得出了趋势一致的研究结论。而实际结构一般为多自由度超静定结构,由于设计和构造上一系列
近年来地震频发,同一建筑结构遭受多次地震作用的情况屡次出现,多次地震作用的抗震设防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根据现有抗震设计规范中的单次地震作用抗震设防方法,针对多次
21世纪的桥梁工程将进入建设跨海联岛的新时期,会出现许多超大跨度的桥梁,风对桥梁的作用问题越加显著,过大的抖振响应会影响行车的舒适性甚至危及安全,并加速桥梁结构的疲劳破坏
我国是地震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国家,边坡失稳是常见的地质灾害。强烈的地震作用往往会诱发大量的边坡失稳从而导致严重的地质灾害。地震诱发的滑坡崩塌数量多、规模大、突发性强
震害表明,场地条件不同会引起地震地面运动的差异,从而对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如何合理有效地刻画场地的地震动响应,为抗震设计提供科学合理的设计地震动参数成为工程抗震领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材料老化、环境腐蚀、使用功能改变、施工质量低劣以及自然灾害等问题而导致大量的结构设施需要修复和加固。纤维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