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农地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19880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度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各种规则的总和。利益冲突是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制度具有降低交易费用,维护利益主体的利益,建立起对利益主体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等多种功能。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以把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原生性基础制度与派生性具体制度等多种。农地制度是农村土地制度的简称,一般是指因农地的占有、使用、管理而形成的制度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农地产权制度、农地经营制度、农地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农地产权制度是农地制度的核心内容。本文着重研究建国以来农地集体所有制产生、形成、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相关的农地制度。 建国以来,我国农地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土地改革阶段、互助组与初级社阶段、高级社与人民公社阶段、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农地制度的变革与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前的农地制度使农地集体所有的产权制度得以确立,互助合作的经营制度也取得了较好绩效。但人民公社制的制度变革却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农地制度具有较强的封闭性。这样就促使了新一轮的农地制度变革,最终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地制度。改革开放以来的农地制度既坚持了农地集体所有制,又创新了农地产权的实现形式。家庭经营为核心的农地经营制度具有较高效率。农地管理制度逐步确立与完善。但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制度的缺陷与不足也逐步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农地产权不清晰,农民的农地所有权保障不力,家庭经营制度存在内在矛盾,农地资源流动性差与配置不合理等方面。农地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创新。 农地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应坚持集体所有制、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农地资源优化配置、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性、模式多样性、保障农民权益及法制化等基本原则。我国的农地制度要从保障农民农地所有权,产权的细化与清晰界定,农地产权流转机制的构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完善农地宏观管理制度,探索农地集体所有制有效的实现形式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最后,要做好与农地制度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农地制度作用的发挥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使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形势,人力资源外包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青睐,但也存在诸多风险。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外包的
本文从物流企业规模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入手,探究如何利用信息科技帮助物流企业实现规模效益。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属于楼宇自动化范畴,是当前楼宇自动化的一个主要构成系统。其设置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火灾报警技术是预防火灾的一项基础工作
科技的进步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教育领域的结合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中历史课程是一个比较科学严谨
针对目前道家思想对中医局部望诊影响研究的现状,本文将其从形神之论促使中医重视望神、望形态;精气神学说拓展了局部望诊的生理及病机阐释;脏腑功能理论促进了局部望诊的脏腑定
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站在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高度,高瞻远瞩,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和东北、内蒙古等地区启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贵州省8个地(州、
2001年,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粮食市场化改革,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把农业生产的自主权真正交给农户,引导农户以市场为导向,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市场化环境。因此如何研究粮食市场化改
我国已经于2001年11月正式加入WTO,一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正在波及各国市场,河北省畜牧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也在加大。畜牧业经营风险对于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整个河北省
坐落在北京郊区的香山饭店规模不算大,但“处处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时隔近40年,让我们回头看看,香山饭店对后世对中国建筑究竟带来了什么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的进步。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里,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它具有开放性,而正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