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1、建立正常人T12-L2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2、有限元法分析研究在L1节段爆裂性骨折情况下前路钛网并钉棒内固定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两种固定方式的稳定性。3、研究比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正常人T12-L2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2、有限元法分析研究在L1节段爆裂性骨折情况下前路钛网并钉棒内固定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两种固定方式的稳定性。3、研究比较两种固定方式内固定应力的变化,旨在减少或避免内固定失败的并发症。方法:选择一20岁正常男性,借助CT扫描和有限元软件,建立T12-L2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参照前人尸体标本生物力学测试结果,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在验证有效的模型上分别模拟L1节段爆裂性骨折,进行前路L1节段钛网重建并T12、L2节段单棒内固定以及后路加载T12、L2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生成相应的两个有限元模型,在各模型上施加载荷,记录并分析比较模型的应力分布图、固定节段的位移以及内固定的Von Mises应力,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1、通过有限元法建立了正常人脊柱T12-L2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验证有效。2、在L1节段爆裂性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方式中,前路钛网并单钉棒内固定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这两种内固定均能达到节段稳定的要求。3、前路钛网并单钉棒内固定的稳定性优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前屈、后伸、侧屈、扭转、垂直等加载作用下,前路固定组T12平面的MS值均小于后路固定组的应力,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应力加载实验中,前路内固定中应力主要集中在钛网和纵向连接棒区域,后路内固定中应力主要集中在钉棒的交接处。结论:1、正常人T12-L2节段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经验证有效。2、在L1节段,前路钛网并单钉棒内固定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此两种内固定方式均能达到T12-L2节段的稳定。3、前路钛网并单钉棒内固定的稳定性优于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其他文献
第一部分左室室壁瘤外科治疗前后左室功能改变的临床研究目的和内容:实时三维超声(RT-3DE)通过三维重建反映左室的真实形态,同时检查费用低、具备可移动性等优点,目前临床应用
目的:旨在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OSAS)对左室结构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评价OSAS左室损伤提供早期判断指标,以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同时
惯导-视觉SLAM指将惯性传感器所测数据与视觉传感器所获图像数据进行融合实现同时定位与建图的过程,惯导-视觉SLAM现成为视觉SLAM进行多传感器融合研究的热点。本文对视觉SLA
目的评估降钙素原(PCT)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价值,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1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
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3种静脉滴注速度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关系,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观察200例患者静脉滴注0.2%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既能够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又能够较好地影响到科普宣传参与者,而科普场馆是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资源,务必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发挥科普场馆在科普宣传中主阵地
目的探讨带血管神经蒂的大鱼际桡侧逆行岛状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01年~2008年,共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71例。分别应用腹部皮瓣12例、食指背侧岛状皮瓣16例、
目的:本课题研究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MP)对脊髓损伤后Nogo-A蛋白表达和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修复急性脊髓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
目的:观察AO张力带和镍钛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指导临床进行选择。方法:按照病例选择标准从2006年8月~2008年7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
针对MEMS惯性器件测量误差大,系统定位误差随时间累积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零速修正与快速正交搜索相结合的融合导航算法,可对线性和非线性误差有效抑制。试验表明,与单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