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自贡盐业组织与民间信仰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代自贡大型盐业企业兴起,这些企业的业务涉及盐业生产与运销的各个环节,以家族形式经营,并通过祖先崇拜信仰提升家族的凝聚力,保护家族公产,建立地方声望。同时,随着盐场生产规模的扩大,劳动分工越发细致,工人间根据工种形成劳工组织,通过组织化的力量争取自身权益,这些劳工组织拥有自己的行业神信仰,他们借神完成身份认同,并通过庙宇建筑、大型的敬神活动向社区宣誓自身的存在。所以,近代自贡盐业组织指的是近代自贡民间盐业组织,包括盐业家族企业与劳工组织,即自贡盐业的主要生产、经营者。民间信仰指的是盐业家族企业与劳工组织的主要信仰,即祖先崇拜信仰与行业神信仰。民间信仰是庞杂的,传统中国人可能有多种信仰,本文选定此两种信仰作为盐业组织主要信仰的原因是:组织的信仰是由组织的目的与性质决定的,而不是由个人决定的,即个人可以有很多种信仰,但是由人组成的组织,会因为组织的目的、性质选择组织的“官方信仰”。
  因为盐业家族企业具有同质性,加之王三畏堂所存文献资料较多,所以本文以王三畏堂为例探讨盐业家族企业的祖先崇拜信仰。以三畏堂丧祭礼仪式探讨祖先崇拜信仰如何影响盐业家族企业的内部团结、资产配置以及社会网络建设;通过祖先灵魂转世传说探析盐业家族企业试图将祖先神灵向地域性神祇转换,以建立更高的社会声望;通过王家后人的寻根活动探析祖先崇拜信仰对家族意识的建构。另一方面,分析家族社会经济地位对信仰活动的影响。通过对王三畏堂与祖先崇拜信仰相互关系的分析,阐明盐业家族企业与祖先崇拜信仰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代自贡盐场劳工组织的成立目的、组织形式、运作方式具有同质性,炎帝会是近代自贡盐场最为发达的劳工组织,相比其他劳工组织而言,炎帝会的社会经济地位更高,本文以炎帝会为例探讨劳工组织的行业神信仰。挖掘炎帝信仰在炎帝会中的表现与功能,以及炎帝会如何利用炎帝信仰获取文化资本。另一方面,分析炎帝会的会众在工人中的地位以及整个炎帝会与地方商人、政府的关系。探究在罢工运动中,为何其他劳工组织的行业神信仰被取缔,而炎帝信仰得以保留。通过对炎帝信仰整合功能的分析,阐明行业神信仰对于劳工组织的凝聚作用;通过对炎帝会社会经济地位的分析,阐明劳工组织的社会经济地位对信仰活动的反作用。
  本文旨在从理论研究层面探究近代自贡盐业组织与民间信仰二者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挖掘自贡井盐文化。根据研究内容、田野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了三点关于“自贡井盐文化建设”的建议:第一,重视发扬由盐塑造的城市精神,具体而言,就是重视盐商精神与盐工精神。第二,政府牵头,倡导盐业景观保护工作融入社区,使当地民众成为景观保护的参与者、受益者。第三,重视釜溪河沿岸盐业景观的保护与开发。
其他文献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出访非洲,首次提出“正确义利观”的价值理念,即在对外交往中应该坚持以义为先、义利兼顾、互利共赢的原则。此后,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等相关报告、讲话和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到“正确义利观”。“正确义利观”已经成为中国外交理念与实践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义利观”的系列重要讲话归纳其所特
学位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必须落实到每一个支部和每一名党员,实现全体党员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大学生党员不仅是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鲜血液,全
榜样文化是每个历史阶段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并在各个时期都发挥着道德感召、价值引领、精神激励和行为示范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榜样文化建设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任务与要求。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榜样文化的内涵、特征与价值等基本问题,创新榜样文化建设路径,充分发挥榜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使榜样的先进精神力量转化为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正能量”。这不仅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
普世价值的幸福包罗万象,但和谐婚姻关系带来的幸福始终被看作为家庭和社会个体的幸福的基础条件。糟糕的婚姻不仅可能带来家庭的不幸,还会导致个体幸福感的大大降低。这是由于作为个体活动的婚姻的缔结不仅是社会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还是组建社会基本设置中的重要环节。社会的复制与再生产正是借由夫妻双方婚姻关系的缔结,将男性和女性相互匹配来得以完整的。婚姻既在社会秩序的维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又对处于婚姻关系中
学位
城镇化是推动我国西部经济发展、减少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的主要政策手段。虽然近来农区的城镇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我国牧区的城镇化发展过程却较为复杂且缓慢,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当属牧民家庭由牧区进入城镇过程中的生计转型。  牧区的城镇化不同于农区,农区城镇化主要是由市场的力量所驱动,而牧区城镇化主要是因国家所颁布的一系列生态保护和牧区发展政策所推动,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在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发展转型的重大历史时期,由于特定的人口年龄结构,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要面临“未富先老”的挑战。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奇迹的创造者以及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城市中年职工在家庭中也承担着赡养老人、抚养子女以及帮助子女成家立业的压力和责任。基于目前劳动年龄人口内部老化,30-60岁部分的人口金字塔呈现倒三角形结构的客观事实,现在的中年人虽然不直接面临养老问题,但在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部分家庭的经济实力增速未能匹配当代人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父辈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无暇照顾、陪伴子女,这使得祖辈开始大量地参与到其孙子女的家庭教育当中。隔代教育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  而家庭教育投资作为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儿童成长发展与社会阶层地位再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但是现有的研究多为综合
梓潼神是从无到有的,其从蜀地地方神到东亚文化圈司命主文之神的演变过程中,融汇了文昌神的社会职能,也逐步进入了主流信仰领域。与此同时,作为道教神明体系的梓潼神,融汇了儒家思想,发展出忠君敬上、孝悌人伦的规范维系职能,也吸收了佛家理论,孕育出尊重生命、因果循环的教化思想,最后成为现在的内涵丰富的信仰形态。  而梓潼神民俗事象作为信仰文化的生命力源泉,是其深植于社会生活的有机根柢。梓潼神民俗随着梓潼神的
学位
藏戏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体现着藏民族在价值取向、道德规范以及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独特风貌。它在藏族群众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被创造,也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对四川藏戏中的民俗事项进行系统的梳理,一方面要深入挖掘藏戏与民俗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为四川藏戏的传承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挖掘与四川藏戏相关的民俗事项,其中既涉及藏戏的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