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全球城市的路径研究——基于“流动空间”理论的视角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gustin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资源和要素不断地进行跨国界流动,国内外学者和城市政府日益关注“全球城市”的研究。《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明确提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成为其近几十年努力的方向。上海发展“全球城市”是为使其要像纽约、伦敦、东京这三座顶级全球城市一样,在全球城市网络中成为重要的“全球性节点”城市。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是上海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
  卡斯特尔的“流动空间”理论认为全球城市是城市网络中那些极具影响力的中心节点。本文从卡斯特尔“流动空间”理论的两个层次出发,总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基本概念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全球城市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和“流动空间”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为“流动空间”的第一个层次:基础设施网络,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心度和凝集子群分析,利用“国际城市往来航班数量矩阵”明确上海在全球航空网络的地位,发现上海航空辐射范围仅限于亚洲区域内,对全球的交通运输网络辐射度不够;第四部分为“流动空间”理论第二个层次:企业网络,城市在全球网络中的地位可以由“能级”来表示,能级反映了城市经济的集聚与扩散能力。本文通过建立城市能级评价指标体系,计算长江三角区经济圈、珠江三角区经济圈和环渤海三角区经济圈内各个城市所处的城市能级,确定上海在长江经济圈占据中心地位,与北京、深圳、广州成为全国顶级的四座城市,再基于GaWC的连锁网络模型,选取GaWC最新研究中位于Alpha级的48座城市,计算上海在全球城市网络中的联系能级,发现上海与纽约、伦敦等顶级全球城市还存在不少的差距;第五部分对影响上海在全球城市中排名的12个全球城市评价指标进行泰尔熵指数的计算,求出影响上海全球城市网络地位差距最大的指标;第六部分分析了纽约航空枢纽的建设、伦敦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东京都市结构的演变过程,借鉴顶级全球城市的发展经验从航空枢纽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城市结构设计三大方面,为上海建设全球城市提供路径。
其他文献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源泉,代表着先进科学与生产技术。知识存量的多少已经成为企业间竞争成败的主要衡量指标。因而,高新技术企业中知识的承载者——知识型员工就成了争夺的目标。企业间的竞争,知识的创造、利用和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靠知识型员工来发展。这一特性决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必须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加强对各类员工,尤其是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充
近年来,我国的人力资源流动越来越频繁,这一现象在高新技术领域尤其突出。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流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但客观上,这种频繁的流动也带来了不少问题,流动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就是两个突出的问题。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新技术企业雇员流动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作了实证的研究。本文希望通过这些研究,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合理有序地流动,并给高新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逐步推进,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开始变得愈加突出,文化产权交易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成立时间较短,文化产权交易的模式、定价机制等均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因此,在文化产权的实际交易中,频频出现价格操纵行为,使得文化产权的交易价格严重偏离其应有的实际价值,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危害了文化产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众所周知,文化的核心
杠杆率高企是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我国的宏观杠杆率在不同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呈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点。中央“结构性去杠杆”思路的提出,就是要求我们去杠杆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宏观杠杆率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以期在尽快降低非金融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杠杆率的同时,尽可能的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不少学者基于此指出可以通过居民部门加杠杆来缓解我国快速去杠杆引起的经济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由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欧美等发达国家虚拟经济部门的高度膨胀,实体经济部门相继出现了金融化的现象。无独有偶,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我国实体企业也越来越热衷于向金融与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部门投资,企业金融化程度不断提高。而与此同时,我国的实业投资率却呈现持续下滑态势,企业金融化与实业投资呈现背离的趋势。关于企业金融化与实业投资的关系,西方学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而国内学者对此研究相对较少。特别的,
随着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的提出以及“去杠杆”的实施,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高杠杆的存在使得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容易陷入债务危机的陷阱,会成为阻碍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债务风险积聚的背后会导致社会融资规模以及货币流动量 M1、M2 的增速与实体经济、宏观经济增速产生不对称性。在经济新时代下,全球经济将致力于偿还债务、修复资产负债表以及降低企业债务风险。在中国,降低上市公司
学位
随着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逐步推进和中国-东盟自贸区进入“钻石十年”发展阶段的逐步推进,在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产业合作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础上,澜湄合作机制于 2015 年 11 月正式启动,而联通则是该机制提出的五大优先发展方向之一。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更是进一步提出要积极推进基础设施联通建设早见成效。澜湄五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中中南经济走廊的重要组成
学位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国打开贸易之门,与世界经济一同发展。积极引进外资助力自身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利用 FDI 金额由1984年的14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1310亿美元。在发展过程中,FDI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本,其正面影响不可忽视,显著提升了中国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对中国的崛起起到了非常有力的支持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吸引 FDI 数额的不断增加,对中国城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同时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在逐年增长,且已形成足够的规模。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公共教育支出通过形成人力资本对居民收入水平及其分布产生影响,即公共教育支出是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重要影响因素,这无疑为缓解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提供了研究思路。而公共教育支出对收入不平等的
近年来,旅游消费越来越进入到中国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旅游消费正成为老百姓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随着大众旅游被纳入到了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旅游消费市场不仅在总体规模上不断扩大,而且旅游消费日益多元化,推动了自由行、品质游、度假休闲旅游等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其中,我国城镇居民的国内旅游消费更是持续多年高速增长,并且在旅游方式和消费结构上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数据显示,我国的旅游消费高级化指数与发达的旅游
学位